玉貔貅品鉴网

七王之乱迅速平定与八王之乱持久不息的奥秘

发表时间: 2024-10-21 16:38

七王之乱迅速平定与八王之乱持久不息的奥秘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

文 |小文

⁡编辑 |小文

前言

汉朝的“七王之乱”和晋朝的“八王之乱”,一场三月平定,另一场却整整拖延了15年。这两场同样以“王”字命名的叛乱,背后究竟有何天差地别?是汉朝的铁腕更为强硬,还是晋朝的局势更加复杂?七王之乱为何如一场迅速平息的风暴,而八王之乱却如泥潭般将晋朝一步步拖向深渊?

本文将深入对比这两场历史风云,揭开隐藏在三个月与十五年背后的权谋、错综局势,以及主导人物的决策差异,带你走入这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迷宫。

分封制:
开启乱世序幕的潘多拉魔盒

不管汉晋,只要分封诸侯,乱象就已埋下伏笔。这就好比你在院子里撒一把种子,早晚会冒出参差不齐的嫩芽——有的瘦小无力,有的欣欣向荣,谁也说不好哪天就疯长为参天大树,遮天蔽日了。

刘邦分封的时候,可没少琢磨。大好河山好不容易得来,可不能便宜了宗室那些小子!封地数量严格控制,兵马人数一再压缩,封建收入还得乖乖上贡。几年下来,连"国"都快成了一个虚衔,国中无王,王如草芥。

到了司马炎这,还不如直接把地皮切成几大块儿,该给谁给谁,连家底儿都不用交了。国相?都尉?都是诸侯自己人。朝廷?那是什么东西,吃的吗?于是皇帝一声令下,天下诸侯开开心心回家疯玩去了。

削藩大戏:你要阉我,那就休怪我不客气

西汉那会儿,有个小伙叫晁错。一肚子学问,心高气傲,偏又长了张利嘴。他一个劲儿跟皇帝聊削藩的事:"要想国泰民安,非削了这些藩王不可!"

"吴王、楚王这些,嚣张得很,不削不行!"景帝一听,心坎儿上那个美啊,这不是朕最担心的事儿吗?

于是乎,吴王、楚王、赵王等七国被勒令"纳地削兵",本来就岌岌可危的诸侯待遇雪上加霜,还不许人家抱怨。几个王爷怒形于色:合着你要阉我,还不让我喊疼了?誓死反抗又有何不可!

朝堂争宠:何惧之有?与你决战到天亮

真要说心狠手黑,司马家那是顶呱呱的一把好手。司马懿坐镇朝中时,就被人戏称"挟天子以令诸侯",对皇帝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一句"昔日交友,今日忠臣",就把昔日挚友曹爽玩弄于鼓掌之中。

等到司马炎那一代,阴谋诡计的水平更是炉火纯青。杨骏、贾南风、司马伦,轮番坐庄,玩的就是"谁笑到最后,谁就笑得最响亮"。

可笑司马衷,生为帝王,活如傀儡,大权旁落不说,连最心爱的皇后和太子都救不了。呜呼哀哉,可怜帝王家!

枭雄并起:同室操戈,各自为政

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那是一个烽烟四起的乱世。司马一门,自司马懿以降,枭雄辈出。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囧、长沙王司马乂,个个都身怀绝技,志存高远。

而当时的天下诸侯,对于司马家这出独角戏早已不‭满。氐人李特、鲜卑刘渊,还有羯族石勒......一个个跃跃欲试,磨拳擦掌就等在一旁。就等着那群司马崽子内讧不休,伺机坐收渔翁之利。

金戈铁马:你方唱罢我登场

"八王之乱"中,几大主角轮番登台,上演了一出出你死我活的好戏。赵王司马伦发兵废帝,齐王司马囧举兵讨伐。河间王司马颙血洗邺城,长沙王司马乂暗度陈仓。成都王、东海王各显身手,鏖战十余年。

战火纷飞,生灵涂炭。这哪里是什么"王者之战‮4;,分明是一场你倾我亡的恶斗!战事愈演愈烈,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就这样你来我往、斗了十几年,直到晋怀帝司马炽即位,才算告一段落。

乱世余烬:狼烟四起,大厦将倾

"八王之乱"的血雨腥风,让西晋王朝千疮百孔,大厦将倾。司马一族骨肉相残的同时,一直虎视眈眈的少数民族终于找到了可乘之机。

匈奴人刘渊、羯族人石勒各擅胜场,先后在北方建立了汉赵、后赵政权。鲜卑、氐、羌人也蠢蠢欲动,频频侵扰。"永嘉之乱"的序幕已然拉开,衰弱不堪的西晋,还能抵挡得住这横扫之势吗?

盛世余晖:山‍雨欲来风满楼

回看西汉,那真真是盛世余晖。无论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还是"文景之治"的开创者,都曾令这个帝国熠熠生辉。就算发生"七国之乱"那样的叛乱,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反观西晋呢?司马氏篡曹,本就名不正言不顺。又偏偏赶上了司马衷、司马炽这样的"衰代明主",黄雀在后、内忧外患。时势造英雄,可英雄又何尝不被时势反噬?司马家的两袖清风,最后换来的只是一腔热血。

天下大势: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有人说,历史从不会开玩笑,更何况是乱世?我却说,历史本就是一场黑色幽默。西汉的"七国之乱",说到底是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可诸侯再猖獗,也掀不起太大风浪。原因无他,皇权稳固,根基深厚。

西晋就不一样了。先有司马懿"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有"八王"轮流做庄。权力的旋涡中,谁又能独善其身?皇帝毫无实权,只能任人宰割;宗室豪强,各怀鬼胎,勾心斗角。种种矛盾积累,终酿成大祸。

乱世启示:治乱兴衰,周而复始

回望两晋乱世,我们还能得出什么启示?

其一⁦,集权专制虽为历朝历代所推崇,但适度的分权制衡亦不可或缺。赋予地方适度自主权,未尝不是调和矛盾、防止动乱的良方。

其二,皇权旁落,宦官专权,豪门跋扈,皆为亡国之祸根。有道之君,当以民心为向,以德治为先,切不可为一己之私欲,而殃及黎民百姓。

其三,多元并存、包容开放乃国之大者。偏安一隅、画地自限,只会加速灭亡。唯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王朝的兴衰更替不过是昙花一现。秦皇汉武,都曾创造过辉煌;司马曹操,也都难逃乱世的悲歌。七国也罢,八王也罢,不过是历史的注脚,昭示后人以兴衰治乱的铁律。

结语

愿这段峥嵘岁月,能给我们以智慧的启迪,愿浩瀚历史⁧长河中的点点星光,能照亮前行的路。千秋功罪,后人自有评说。而我辈所能做的,不过是用心去体味那些悲欢离合,用谦恭的姿态去面对这喜怒哀乐。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为什么汉的七王之乱3个月就可以平定,而晋的八王之乱花了15年?

2024-04-08 11‫:20·寻根拜祖

同样是诸侯作乱,为啥七国之乱只有几个月,八王之乱却长达16年?

2022-11-15 19:04·北疆同心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