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貔貅品鉴网

白茶饼购买指南针:5个鉴饼实录带你掌握购买要领,轻松避坑

发表时间: 2022-09-04 15:00

白茶饼购买指南针:5个鉴饼实录带你掌握购买要领,轻松避坑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私信里,常有茶友发图片过来请鉴饼。

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问题茶饼,之前文章里扒过很多次。

曾经有过这样᠎的顾虑。

担心看官们看到这些内容后,觉得白茶圈内一团糟,饼茶十有八九都是做旧的,太黑了!

至此,让大家彻底失去对白茶的信心。

但转念想想,自古来,邪不压正。

做旧造假这种不入流的把戏,在圈内只是个例。

大多数茶农仍旧是安分守己,默默为做出好茶而努力。

任何打算在这一领域深耕的人,都不可能如此短视。

为了一时牟利,而搅乱全局。

从大局出发,揭露这些各式各样的白茶造假把戏,为的是让大家看清真相。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认清这5点套路,买茶更放心。

《2》

套路一,10年老茶,去年刚压成饼。

白茶圈内,这样的造假把戏,早已不是新闻。

现实情况是,年份真实的10年陈老茶,断然不会被人用于压饼。

因为,直接以散茶形式出售会更值钱,没有压饼的必要。

白茶里,散茶体型远比饼茶蓬松。

寿眉尤甚,秋寿眉散茶VS秋寿眉饼茶,前者存起来更占空间,仓储成本略高。

市面上的老白茶里,散茶比饼茶要更难得。

对茶农而言,一批茶在悉心存放长达十年后,没有压饼的必要。

一方面,没人愿意做亏本生意,保留散茶形态远比饼茶更值钱。

另一方面,货真价实的10年陈老茶用于压饼,风险太高。

万一不小心,压饼时力度不当,用力过猛,压饼过紧,导致茶味物质严重流失。

到头来,岂不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为此当你遇到号称存了10年再去压饼的老白茶时,可要多提防、多留心眼了。

这样的老茶,假多真少,猫腻太多!

《3》

套路二,陈皮切丝压成饼,口感更丰富。

直播间里买过这样的老白茶,号称是陈皮与老茶风味混拼。

茶饼实物里,既有陈皮丝,也有老白茶。

压饼前,将陈皮切成碎丝后,再混入散茶里,一起压成小巧的圆饼。

但拿到手后,才发觉这样的陈皮白茶饼,品质大多够呛。

因为,好茶不需加料。

原料、工艺、仓储俱佳的老白茶,茶味表现一流。

药香、陈香甘香悠远,汤感醇厚饱满。

喝茶时加入其它佐料,反而成了画蛇添足。

因为,顶级陈皮极少会沦为配角。

直播间里买入手的陈皮白茶,号称是采用新会当地的7年陈皮原料。

但以市场行情看,不论是陈皮还是老白茶,优质材料的价格都不会便宜。

好的陈皮,单独泡水,滋味卓绝。

优质老茶,独立冲泡,风味绝佳。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没有混合在一起的必要。

还因为,混入陈皮丝后,难以喝准茶叶本味。

假设这款老白茶,先天品质不足,茶香寡味,滋味淡薄如水。

独立冲泡时‮,一喝就能让人看出不足。

唯有加入陈皮丝,才能勉强让汤水带点味道。

陈皮的存在,无疑成了一大遮羞布。

加入陈皮丝提味后,会给劣质茶提供滥竽充数的机会!

《4》

套路三,茶饼压得紧,后期不怕受潮。

白茶圈内有这样一类茶,江湖人称“铁饼”,表现为茶饼自身压得特别紧、特别硬,像是硬石头那样。

硬邦邦,又硬又紧,撬茶时非常费劲。

哪怕费了很大的劲,也难以顺利撬开。

即便撬开后,撬出来的茶叶多半碎成渣沫,这样的铁饼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但听到这样的说法,白茶压得紧一些,根本不影响品质。

“茶饼压得紧,后期储存更不怕受潮。制茶师傅之所以会将茶饼压得这么紧,目的是让你别着急撬开喝。存放三年五载后,整饼茶自然会慢慢松软,变得非常容易撬开……”

但可惜,这番说辞彻头彻尾可用一个字概括——假。

茶饼压得过紧,意味着压饼环节中,养分风味流失严重。

后期不论再怎么存,也难以拥有出色风味表现。

至于说,茶饼压紧一些更利于防潮,这不过是无稽之谈。

存茶防潮,要点有三。

买对干度合格的茶叶;严实密封包装;将茶叶放置在干燥阴凉处存放。

至于茶饼压得紧不紧,根本不影响大局!

《5》

套路四,有芽有叶片,就算白牡丹饼。

后台里有茶友发来图片,“请问这饼白牡丹怎么样?”

隔着屏幕,难以知悉那饼茶的香气、滋味,茶叶品质好坏,最终还得喝了才能下定论。

但从茶饼外观看,若说它是白牡丹,可得打上巨大的问号。

因为它的品级偏低,芽头太少。

饼面上较多宽大叶片,茶梗明显,白毫极少。

不论从哪方面看,这都不是一饼白牡丹,更像是寿眉。

但茶友表示,他听别人说,白茶里面只要有芽有叶片,就算是白牡丹啊。

若真如此,只能说对方被人骗了。

白茶里,白牡丹不单有芽有叶片,还要求芽头饱满,叶片细窄。

白牡丹以茶树嫰梢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原料,断不可能是如此梗叶粗大模样。

而寿眉的采摘标准是以茶树嫰梢的一芽三叶,一芽四叶为原料。

从外形条件看,那饼号称为白牡丹的茶饼,实质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

买茶时以白牡丹的价位,入手到寿眉,着实是太亏了!

入手之前,还得先看清芽叶等级,才能少被骗,少交学费。

《‌6》

套路五,颜色发红的白毫银针饼。

早两年,曾见识过这样一饼白毫银针。

从图片上看,饼身颜色发红。

估摸着,这批银针在最开始做茶时,没能做到位。

不然白毫银⁩针的芽身颜色本应以绿为主,怎会贸然发红,呈现暗色调?

除非说,这批白毫银针采下来后,没能及时加工。

茶青们被厚厚堆积在一处,或者是摊得不够薄。

厚摊厚晾后,底部的茶青被闷坏了。

随着温度升高,导致茶叶自身的叶绿素分解,从而呈现出这样的变异颜色。

再加上,这饼茶虽说号称白毫银针,但它的芽身却是弯曲的。

仔细观察饼面,有大量弯曲成煮熟虾米般的芽头。

但这种“弯针”与大叶种原料制成的月光白,又不大相似。

至少月光白因树种原因,芽身会壮硕许多。

而这饼所谓的银针,芽头特别瘦小。

猜过去,估计这批芽头太瘦,等级不高。

压饼包揉时,将茶叶装入布袋子里,揉紧成团。

在此过程中,因为芽头实在太过瘦弱,才被“虐”成这副模样。

要不然,正常饱满状态的白毫银针,即便是经历压饼。

芽头依旧是略直的,芽身以绿为主,饱满有活力!

《7》

白茶饼,是白茶界的一抹独立色彩。

它有别于原汁
原味的散茶,经历了重重压饼历练后,能获得不一般的茶味。

生出了与散茶截然不同的香气滋味。

香气,更成熟了。

压饼后,白茶有了生出果香,尤其是枣香(寿眉饼)的机会。

茶味,更甘醇了。

泡出来后,茶汤喝到口里,只感觉香香的,滑滑的,特别柔美。

喜欢喝白茶的茶客,若想彻底了解一款茶的表现力。

大可屯新茶,一边喝,一边存,感受它在不同存茶时期的风味。

有条件的话,最好同一批原料的散茶与饼茶,各存一些。

放上三两年后,拿出来对比PK。

一散一饼两种不同形态陈化出来的白茶风味,又将成为一段佳话!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