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貔貅品鉴网

现代诗暗喻修辞大解析——跟随雪梨一起探索

发表时间: 2024-11-16 14:54

现代诗暗喻修辞大解析——跟随雪梨一起探索


雪梨谈关于现代诗的暗喻修辞



文/焚诗嫉俗



雪梨老师从现代诗的意象有什么特征,意象的应用注意哪些,意象应用的失败,意象应用的必要性,分析超现实主义诗歌的意象,分析深度意象诗歌的意象,意象派的要求和禁忌,分析意象并置和叠加,区分意象和物像,象征、暗喻、明喻、隐喻、转喻、提喻、感官混搭,现代诗如何表达象征意义,怎么写抒情诗及注意事项,说说什么叫表现性,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及如何判定现代诗,诗歌与散文的区别,如何判定失败的陌生化语言方面做了主讲,并将神州诗歌报第四期急训班部分学员的习作做了深度分析。



一、现代诗如何表达象征意义


现代诗中表达象征意义是一种常见的手法,它通过使用象征性的意象、隐喻、比喻等来传达更深层的意义。以下是现代诗表达象征意义的方法。

使用象征性意象。选择具有广泛文化或情感共鸣的自然物象、物品或场景作为象征,如月亮代表爱情或孤独,玫瑰象征爱情等。

隐喻和比喻。通过隐喻和比喻将抽象概念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使读者能够在比较中领悟到更深层的意义。

重复和强调。通过重复使用某个意象或主题,强调其象征意义,使其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色彩的象征。利用色彩的象征意义来传达情感,如红色象征热情或危险,蓝色象征忧郁或宁静。

人物和角色。创造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或角色,通过他们的行为和命运来隐喻社会现象或人类经验。

神话和传说。引用神话和传说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和故事,赋予诗歌更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深层含义。

自然现象。使用自然现象作为象征,如风暴象征冲突,黎明象征希望。

宗教和哲学符号。引入宗教或哲学中的象征符号,如十字架、莲花等,以表达特定的信仰或哲学思考。

语言的多义性。利用词语的多义性来创造象征意义,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有不同的象征含义。

结构和形式。通过诗歌的结构和形式来传达象征意义,如对称结构可能象征平衡,循环结构可能象征永恒。

声音和节奏。利用诗歌的声音和节奏来创造象征性的氛围,如重复的节奏可能象征单调或坚持。

反讽和悖论。使用反讽和悖论来创造意料之外的象征意义,挑战读者的预期,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文化和历史参照。引用特定的文化和历史事件,通过这些参照物来表达更广泛的象征意义。

个人经历与普遍性。将个人经历与普遍的人类经验相联系,使个人的象征体验具有更广泛的共鸣。通过这些方法,现代诗能够以丰富而微妙的方式表达象征意义,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更深层的思想和情感。

我们先来分析文酌同学的同题诗作业《泛黄的冬天》。


泛黄的冬天


文/文酌


当北风的利刃,与枯枝、败叶

一起雕刻冬日的荒凉

我们正于暖榻

听寒雾,说起那片枯萎的荷塘

说着说着,茶烟渐散了

雾霭朦胧,遮掩岁月里的画舫

隐约可感旧梦凉

说流年匆匆,有太多眷恋深藏

我就守在屋中,等冰凝,霜重

等堤岸,把芦花摇荡

等你归来,与我共赏银妆


从这首诗歌即可看出,文酌同学的诗歌着手于抒情,是传统性的思维,提出两点建议:第一、意象要有新意,也就是创造性,不是从传统思维里面萃取,而是一种发现,这种意象的应用对于诗性的发掘是有极大的帮衬作用。第二,在抒情的同时,我们的现代诗要有所开拓,把诗向更广的范围敞开,而不是一种情怀的阐释,也就是让诗歌的能指范围扩大化,这里面包含了思考内容,例如质疑,反问,幽默,以及语言的释放。诗歌是一种敞开(可以是对自我,可以是对外界)。想要提高一首诗的进阶,第一步就是思维的改变,要从传统里走出来,不满足于一景一物,怡情怡景式的表达。

诗歌的意境不是主要的部分,主要的是诗歌的诗性的敞开。诗境很多时候会阻碍诗性的释放。古典文学注重诗歌境界。这要和现代诗区分。现代诗注重诗性。诗性是诗歌艺术的核心。

诗性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它涉及到诗歌的本质特征、艺术表现力以及与读者之间的情感和精神交流。从专业的角度来阐释诗性的定义,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诗性与语言的关系。诗性是诗歌中的语言所蕴含的不一致性和无限可能性,它带有非逻辑性的想象与通感的文学特性。诗歌通过语言的创新来表达诗性,包括新词汇的创造、语言结构的打破、以及对传统语法的挑战。

诗性的内在结构。诗性由诗的元性、诗的灵性、诗的秉性、诗的缘性等内在性能构成,这些性能彼此密切关联,并外显为诗的特性,形成一种晶状机能体。诗性是诗得以生生不息的根本性能,它表明了“诗”之“性”在诗和诗学中体现的根本性质和基本性能。

诗性的表达能力。诗歌以其浓缩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形式,具有非常强大的表达能力。诗人借助于鲜明的形象描绘、丰富的比喻和押韵技巧,能够将复杂的情感和思想以及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准确地传递给读者。

诗性的审美享受。诗歌是一种以审美作为主要追求的艺术形式。通过抒发情感、描绘景象、烘托氛围等手法,诗歌能够在读者心灵上产生强烈而美好的共鸣。

诗性的文化传承。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这体现了诗歌的文化传承和美学价值。

诗性的现代性。现代诗歌的诗性体现在对抒情的节制、对意义的消解、让诗更具有现代性、对时间的回应、对诗歌形式的传承与变革、对诗歌语言的净化、意象的广泛应用、将个体经验融入普遍情感、讽喻与戏谑手法的使用、以诗论诗等方面。

综上所述,诗性是诗歌艺术的核心,它包含了诗歌的表达能力、审美价值、文化传承和现代性等多个维度,是诗歌作为一种独特艺术形式的根本特征。

我们再来分析阿普同学的这首同题诗作业《泛黄的冬天》。



泛黄的冬天


阿 普(重庆)


二十多年前

我俩站在河岸

炊烟弯弯绕绕

鸟衔着树枝飞过

飞扬的雪花

飘出了陈旧的相框


现在想起你当时伤心的样子

那整个冬天

连雪

都如同一张旧报纸

用浆糊刷在一面老墙上


诗歌的语言要求准确,意义可以模糊,但要有所内容。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绝大多数体现在名词和动词上,而不是形容词。形容词牵引读者的思维以及情绪,阿普的诗一共十三行,用了五个形容词,注意节俭。另外,形容词是主观性的表达。形容词牵引读者的思维以及情绪。这是需要改正的地方。伏尔泰说,形容词是诗歌表达的敌人。



二、怎么写抒情诗及注意事项


抒情诗的表达不是依靠形容词,要节俭使用。抒情诗写作,要找出情感的契合点,不是直接抒情,要有原因而抒情,抒情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首好的抒情诗,要有所发现,有所戏剧性,不是为了抒情而抒情。另外,语言(意象)从细小处,不做扩大化泛称,比如世界,岁月,生命。这些词汇完全可以用生活中的小细节代替,可以用具体的名词。细节是一首诗的支撑,而不是主观情感的抒发。

过多的形容词会遮蔽事物的本质,影响表达的清晰度。许多作家和诗人对此观点表示赞同,尤其是在现代派之后,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不喜欢使用形容词。比如焚诗嫉俗同学现在基本上就不用形容词了,连助词“的地得”也基本上不用了。

诗歌发展到现在,首先它不是单层次的抒发,而是多层次的。抒情与叙事的结合,而不是直接表达。表达上应用象征与隐喻,这样才有想象空间。或者是多义性和深度。还有的提升点,就是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抒情诗写作,注意情感的内敛与节制。不能没有控制,不能倾泻情感。内敛与含蓄是近义词。一首诗的情感注意节制,有时候会得到微妙的效果,这是作者始料未及的。对于写作时遇到的语言问题,自己要懂得它的实验性。不遵循常规表达。诗歌是语言的创造。是新,是发现。这样,才能表达更复杂,更深层次的情感与思想。

我们又来分析焚诗嫉俗同学的这首同题诗作业《泛黄的冬天》。



泛黄的冬天


文/焚诗嫉俗


青丝吸收叶绿素 根茎扎根脑细胞

愁怨满头白发 一腔怒火燃红冰天雪地

残荷收起油纸伞 藕块谈情说爱淤泥

浓雾遮蔽真相 冰凝冻彻雷雨闪电

迷惑苦寻霜刃锋 释然乐道巫山风云

暖阳走过阳春三月 失落岂在朝朝暮暮

夕阳西下窃风骨 知己他走万重山

冬天啃噬一季僵硬 春夏秋季包间打麻将

思维进入青春期 顽石盘算一夜爆发

雄心壮志摸爬滚打大半生 冬虫南迁北移

绿色焕发出斗志昂扬 希望捕捉朝阳

夏草随波逐流治病 思绪记录秋风扫残叶

蝉噪自觉噤声 蛙鼓爬进冰透刺骨酣睡

蛇形遁迹万里雪飘 龙体腾跃心泛黄


焚诗嫉俗同学有古典文学的功底。下面我说说这首现代诗,诗歌最好从细微处观察与呈现,不做过大的表达。一首诗歌可以跳跃,可以局部断裂,但不能没有线索关联,一句或两句是一层意思,后面跟它没有关联,造成破碎感(一些后现代诗除外),这是需要改进的。表达上以感性为之,语言是表现性的。这是多见的诗歌语言特征,而不是依靠议论。议论只是偶尔言之,不是诗歌的主要表现形式。把意象或情感段落联系起来,紧密而有层次。这样你才能很好的表达。

敏锐,这是一种感性,或者叫直觉,它不是逻辑的。



三、说说什么叫表现性


首先,它是主观的。其次,它是内在情感的模仿。至于诗歌的表现性语言是什么样子的?下面举几个例子。

“红叶焚烧的山峦”,事实上是焚烧吗?其实是象征的表达方法。“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可能吗?“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存在吗?这只是作者的内在心理的模仿。同时将其拟人化。还有一些例子。

“我是越过严冬回到北国的第一只丹顶鹤”,这是拟物。也是一个夸张。如果细想,它也是比喻。为啥这样书写?强调了诗人自身的纯洁,或高洁。红色的血要说话。这是超现实。也是主观表达。都是心理真实,是内在情感的模仿。表达申控或愤怒。“干枯在回忆荒凉站起”,好像是病句,其实是一种破坏性语言。这种形式,叫诗家语。目的是为了增强诗歌的表现性。

诗歌的进阶,要从语言着手,表现性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要注意,诗歌的意象是多层次,诗歌的意涵空间是立体的。如果你的诗明显看出只是一层意思,或者表达是平面的,证明你的诗已经失败了。

内涵指的是一个概念所包含的属性或特征,即这个概念所固有的、定义性的特征。它是对概念的描述性内容,告诉我们这个概念“是什么”。

外延指的是一个概念所指代的所有个体或对象的集合,即这个概念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范围”。它是对概念的指称性内容,告诉我们这个概念“指的是什么”。

诗歌隐喻通过创新地结合、延伸和扩展日常思维机制,从传统隐喻或基础隐喻中突破,赋予诗歌不同的效果。这包括扩展、阐述、质询和创新。下面我们以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来举例。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里将“房子”暗喻为诗人内心的理想世界,通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四月是残忍的季节”。这里将“四月”暗喻为“残忍的季节”,形象地传达了春天的复苏与死亡并存的矛盾情感,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受。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通过暗喻,将“卑鄙”和“高尚”分别与“通行证”和“墓志铭”联系起来,深化了对人性和社会道德的探讨,表达了对现实不公的批判。

暗喻的使用需要谨慎,它应该增强诗歌的表达力,而不是成为理解和感受的障碍。失败的暗喻则可能导致诗歌的表达变得模糊和无力。

意象过度堆砌导致混乱。例如北岛的诗歌,失去了感情的活力和原有的“具体、明确的力的形态和清晰度”。

意象之间的联系过于牵强。诗人可能会过度使用暗喻,导致意象之间的联系显得牵强附会,缺乏自然流畅的过渡,使得读者难以理解和接受诗歌的深层含义。

意象过于抽象导致难以引起共鸣。

意象与主题脱节。

意象的过度变形会导致失真。变形可能过于夸张,以至于失去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使得读者难以识别原始的意象,从而无法理解诗歌的真正意图。

意象的堆砌导致语言死灭。例如,朦胧诗中的“罗联陈列的庞大意象群”。实际是按一种层叠的连累比属,一条思路,一种构造法进行的联想,句子之间互相倾压。“时间是一条河流”。在这个例子中,时间被直接说成是一条河流,暗示了时间的流动性和不可逆性。“她的笑容是阳光”,笑容被暗喻为阳光,传达了笑容的温暖和明亮。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暗喻,它能够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和感官效果,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深度。它通过直接将一个事物说成另一个事物,暗示两者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关性。比明喻更加灵活和形象。其表达方法是A是B。

暗喻和象征都是用来传达比字面意义更深层的含义或情感。它们都超越了直接的描述。象征则更间接,它通过一个具体的事物来代表或暗示一个抽象的概念、情感或主题。例如,鸽子常常被用作和平的象征。

暗喻的结构性。暗喻通常在句子或短语中出现,是语言层面上的修辞手法。象征则可能贯穿整个文本或艺术作品,是一种更为宏观的结构性元素。

暗喻的持久性。暗喻往往是临时的,用于特定情境下的比较或说明。象征则可能具有更持久的文化或历史意义,它们在不同的文本和文化中反复出现,承载着共同的价值观或信仰。写暗喻的诗歌需要创造性地将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以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或深层联系。

暗喻的步骤和技巧。选择主题,寻找相似性,确定喻体,构建意象。假设我们的主题是“孤独”,我们选择“夜空中的月亮”作为喻体,因为它独自悬挂在夜空中,与周围的星星相比显得孤独而明亮。比如:


“夜空中的月亮,孤独的守望者,

在星辰的海洋,独自闪烁。它静静地诉说,无声的诗篇,

在无尽的黑暗,寻找共鸣的弦。月亮啊,你是夜的旅人,

独自穿越,寂静的旅程。你的光芒,虽微弱却坚韧,

在沉默的夜里,温暖我的灵魂。”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通过将“孤独”暗喻为“夜空中的月亮”,创造了一个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形象,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孤独的深度和美丽。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有力的意象,诗歌传达了主题的情感和内涵。

在蔡其矫的诗《距离》中,本体是“现实和梦想之间”的“距离”,喻体用了繁复的意象群,如“冷月”、“远星”、“神秘莫测的深渊”,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距离”这一抽象概念的丰富内涵。

暗喻的多层次性。例如,陈东东的诗歌中,通过“蟾蜍”、“诗人”、“井底之蛙”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关于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复杂画面,其中“黑暗”意象的反复出现,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复杂性。比如:


“我独自漫游,像一朵云

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

忽然间我看见一群

金色的水仙,在那湖边,

一闪一闪地舞动;

连绵不断,延伸不尽,

沿着湖湾的边缘,

在树下,在那草坪上

它们跳着舞。”


水仙花的意象(喻体)被用来暗喻诗人内心的欢愉和自由(本体),通过这种暗喻,诗人传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愉悦感受。



四、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及如何判定现代诗


现代诗长短不一,参差错落,且不追求尾韵,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直声拉气的热抒情比较,现代诗是不动声色的冷抒情。这让循规蹈矩、咬文嚼字、顺口溜的“老干体”们大惑不解,其中审美差距主要在现代诗语言的陌生化。

诗歌不是散文(泛指诗歌以外的文体),它不会像散文那样直白地告诉你“是什么”,“为什么”,而是启迪鉴赏者思考、想象和再创作其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晚钟响起,游客沿小路下山了”,这是散文;“晚钟/是游客下山的小路”(洛夫)则是诗歌;“路灯忽啦地亮了,驱散了朦胧的夜色”,是散文;“饥渴的街灯/一口气喝光了夜色的朦胧”(卞之琳)则是诗歌;“餐桌上摆放着香喷喷的面包”,可是散文,也可是诗歌,要看在什么语境中;而“餐桌上潺潺着小麦灌浆的鲜香”(方向)则绝对是诗歌。

瓦雷里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散文与诗歌的区别,散文是走路,诗歌是舞蹈。前者遵循逻辑按部就班,而后者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带艺术范儿。有人说“诗歌就是让你不好好说话”,皆因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其实,诗歌是让你用诗歌特有的语言“好好说话”。

必须指出,诗歌语言陌生化并不是让你弄奇搞怪、高大玄深,非让人烧脑熬心读不懂,而是如诗人张二棍所言,突破老套陈旧的模式,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诗毕竟是让人欣赏的,如果连诗歌爱好者都处于“云深不知处”的状态,那则不是读者的问题了,而是作者的问题了。

语言的陌生化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审美张力。陌生化是将熟悉的事物表现为陌生的事物,以造成语言呈现与语词内涵体验上的双重新奇感。它不是刻意追求陌生,而是通过陌生化达到对事物的更高层次理解和感悟。在运用陌生化时,应遵循适当、准确的原则。陌生化的表现之一是反常规、反常理,通过打破常规的词语搭配和语义结构,创造出新奇的表达。

还有对于语言变形能力的把握。陌生化其实是一种语言变形。创造出新奇的表达,其中之一就是,语义(或语境)上下对抗。

诗歌创作中,陌生化与亲近化应保持必要的张力,既变异又还原,既原构又超越,形成强劲的张力场。词语的反常搭配。例如,“杨柳风流,扭着腰肢以礼相迎”。语义或语境上下对抗。“一湖难懂的话……优雅散步”与“杨柳风流……扭着腰肢以礼相迎”。前者带有“埋怨”之意,后者带有“赞扬”之意。

意象的创新使用。比如,“你是/红叶/焚烧的/山峦”,用意象群来描述“现实和梦想之间”的“距离”,提供了丰富多彩而又统一的感觉和体验。

转喻和提喻。转喻是通过用“喻体”的名称来代替“本体”名称的一种修辞手法,而提喻则是以局部代表全体或以全体喻指局部。“注视一座高山,我们觉得它拔地而起,挺立着雄伟峻峭的身躯”。这里将高山拟人化,赋予其人的特性。

感官混搭。“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这里将听觉、视觉、触觉融合,创造出独特的感官体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通感。

以下是被认为失败的陌生化语言的例子。

过度复杂化的语言。例如,美国语言诗派的诗作中,有些作品因为过度追求语言的实验性,导致读者难以捕捉到诗歌的主旨和情感,从而失去了诗歌的美感和传达力。

语法规则的过度打破。过度偏离,导致句子结构混乱,意义不明。比如,沃德的长诗《大约地》中的诗句:“意指上下文或梦幻与这可能是一相书相商。/意欲我刚才所说与这不过是舔声相商。/放大后形成远非原意的观念。/一个变成怪诞张力的距离”。这种“内爆句法”使得诗句缺乏标准的语法形式,短语堆砌,词序杂乱,导致意义难以理解。

语境和语义的不协调。例如,一个诗人在描述自然景色时,突然引入完全不相关的现代城市元素,可能会打破诗歌的和谐,使读者感到突兀。

陌生化手法需要谨慎运用,以确保诗歌既能保持其新颖性,又能传达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文化背景。现代诗与现代主义运动紧密相关,它与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等艺术形式一道,在心灵引导下创造出新的表现手法。主题和风格。现代诗关注个人体验,反映社会问题,语言多样性,以及抒发内心冲突。它强调自由流畅的创作风格,隐喻象征,以及丰富的意象。

文学特征。现代诗的现代性体现在对传统诗歌形式和主题的突破。它强调“传统的毁灭”和“对一切过去的排斥”,追求创新和对传统的断裂。现代诗学中的“新事物”是对文学传统的否定,成为现代诗学的中心概念。现代诗的文学特征很重要,一定要记住。

这样写,很可能被判定为不是现代诗。

严格遵循传统格律和韵律。如果一首诗严格遵循古典诗歌的格律和韵律规则,如严格的押韵模式、固定的诗行长度和节奏,那么它可能更接近古典诗歌而非现代诗。

缺乏个人表达和情感深度。现代诗强调诗人的个人体验和情感表达。如果一首诗缺乏这种个人化的声音和深刻的情感,它可能不会被认为是现代诗。

过度依赖传统主题和象征。虽然现代诗也可以使用传统的象征和主题,但如果一首诗完全依赖于这些元素而没有新的视角或创新,它可能不会被认为是现代诗。

缺乏创新和实验性。现代诗常常包含对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实验。如果一首诗在这些方面没有显示出任何创新或实验性,它可能不符合现代诗的特点。

过于直白和缺乏隐喻。现代诗倾向于使用隐喻、象征和暗示来传达意义。如果一首诗过于直白,没有使用这些文学手法,它可能不会被认为是现代诗。

缺乏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反映。现代诗常常涉及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评论和反思。如果一首诗完全脱离了这些元素,它可能不会被认为是现代诗。

经典化与边界实验。现代诗歌的发展涉及到“经典化”与“边界实验”之间的关系。

“经典化”是指那些公认的优秀作品和据此生成的观念共识,而“边界实验”则是对既成观念与规则的不断打破。这种在经典与实验之间的张力也是推动现代诗歌发展的一种“无形之手”。

个人化和深度的追求也是现代诗歌中的一种“无形之手”,诗人要摒弃传统的修辞和意象的束缚。

现代诗创作的理论知识,它仅是诗歌创作的指引方向。不一定你掌握了它就能写出超凡脱俗的诗歌作品来。最终还是要靠各位诗歌实验者在长期的创作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并掌握其精髓。所有诗歌理论者均不一定能比诗歌实践者创作的作品优秀。因为实践出精品。


(图片用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