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貔貅品鉴网

美国归来的花甲艺人传奇!她与团队背后的故事揭晓。

发表时间: 2024-07-28 11:47

美国归来的花甲艺人传奇!她与团队背后的故事揭晓。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

文|瓜呱娱乐

编辑|瓜呱娱乐

齐淑芳的国外经历

那年她才16岁,一袭灿烂的戏装,立于桃花朵朵的舞台之上,唱腔娓娓、眼波流转,赢得了现场一片喝彩与惊艳。没人能想到,这个被老一辈京剧大家寄予厚望的"京城acting"今后还将经历一段跌宕起伏的"流浪岁月"。

1963年,齐淑芳随上海京剧团远赴欧洲,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她们用京剧的独特魅力征服了外国观众。当时的欧洲已是崇尚现代主义艺术的时代,而齐淑芳将芭蕾舞元素巧妙融入传统剧目之中,让京剧焕发出别样的新鲜与活力。

短短一个月的欧洲之行,为齐淑芳打开了新的视野,也让这个天资聪颖的年轻姑娘第一次尝到了国际舞台的甘甜滋味。

回到国内后,齐淑芳的事业如日中天,她自斟自酌作词改编,为剧本注入了新的血液。1968年,齐淑芳更是在电影《智取威虎山》中出色地塑造了"小常宝"一角,在银幕上展现了一个与传统角色不同的新形象。

这部影片在国内外都广受好评,齐淑芳也因此声名鹊起,被誉为是京剧舞台的"佼佼者"。随着时代变迁,20世纪80年代,京剧的市场日渐萧条,剧院无剧可演,观众却也对这种传统艺术"见怪不怪"。

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1988年,齐淑芳毅然率领包括丈夫龚国泰在内的30多名演员,抛夫弃国远赴美国,开启了人生的新征程。

当时美国正值华人富豪"冒尖儿"的年代,一位名为Frank Coker的纽约富豪便资助了这支由中国一线演员组成的"流浪京剧团"。到了美国后,艺术家们马上就遇到了重重阻力:语言不通、生活拮据、演出无门......每个人的口袋里只有区区几百美元,晚上连有个睡的地方都是一种奢侈。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选择了放弃。齐淑芳和丈夫龚国泰等人却咬牙坚持了下来,他们就这样在美国城市间穿梭,靠在中餐馆或移民聚居区表演京剧为生。直到后来获得了正式的工作签证,生活才渐渐好转。

与丈夫的裂痕

而就在这段最艰难的日子里,齐淑芳和丈夫龚国泰的感情也出现了裂痕。两人都是一腔热血,却因为对前景的分歧产生了矛盾。龚国泰原是齐淑芳的御用编剧,此番远渡重洋本就是出于对妻子事业的支持。

在美国的生活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艰难,龚国泰甚至一度劝说妻子放弃这条"割舍家国"的道路,但齐淑芳已下定决心,不愿半途而废。就这样,夫妻二人最终在1990年分道扬镳,各自方向越行越远。

好在齐淑芳并不孤单。在纽约,她结识了同为中国移民的钢琴家黄博文,两人在艺术理念上不谋而合。从此,黄博文成为了齐淑芳事业的重要支持者,他们一同创立了"京昆艺术团",致力于在美国推广中国戏曲艺术。

艺术就是这样,处处带着刺而见了血。与此同时,齐淑芳也为自己在美国的生活和事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作为主创的她,不得不东拼西凑,四处找赞助商,有时还要充当跑腿的。但她就是咬牙坚持了下来,用自己的执着和毅力,终于在2001年获得了美国政府颁发的"国家传统艺术成就奖"。

直到很多年后,齐淑芳回忆起当年那段"漂泊时光",依然心有余悸:"那简直是一条充满荆棘的不归路。"的确,这位梦寐以求却也抛夫弃国的艺术家,在离开祖国踏上美利坚后,经历了一段近乎颠沛流离的岁月。

她们又怎会知道,当初寄予厚望的"京城acting"最终将在异国他乡开疆拓土,以独特姿态在国际舞台绽放光芒。齐淑芳与丈夫龚国泰的感情破裂,只是整个京剧团在美国生存的一个缩影。

在最艰难的那几年里,30多人的团队几乎每个月都有人选择离开、回国,只剩下最顽强的那几个,靠在餐馆和移民区的舞台勉强维生。

直到1993年,情况才开始有了转机。当年一部纪录片《姐妹们》在美国热映,讲述了这支"流浪者"艺术团的奋斗史,取得了不错的口碑。从此,他们开始受到一些基金会和富人的资助,生活也终于稳定下来。

更大的转机是在2000年:美国政府为了表彰中华文化的推广者,特设立了"国家传统艺术成就奖"。第二年,获此殊荣的就是齐淑芳和她的艺术团。这对于曾在美国最困难的岁月里几乎穷途潦倒的她们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肯定。

从此,齐淑芳和她的团队在美国名气越来越大,逐渐站稳了脚跟。她们常年在全美各地巡回演出,也经常受邀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即便到了七旬高龄,齐淑芳依旧活跃在舞台之上,指导后学们传承京剧文化。

只是在美国二十余载,齐淑芳对中国并没有完全释怀。2008年,时值北京奥运会之年,她终于借此重返祖国,走上了那场备受世人瞩目的"京剧探亲"之旅。当时她来到上海,探望了多年未见的老友张美娟——正是这位恩师,曾在她还是个少女的时候就发掘了她的艺术潜质。

归国之行

很快"祖国之行"就引发了舆论的热议。多年未归,齐淑芳在接受采访时竟说"并无意恢复中国国籍",有人质疑她对祖国的感情。更有网友直指其"早已是百分百的美国人"。

面对这些指责,齐淑芳并未作出正面回应。她只是重申,当年离开上海,是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京剧艺术"。

从最初被当作"流浪艺人"靠在街头卖艺维生,到后来获得政府最高荣誉,齐淑芳用她残留在异国的坚韧,活出了一名艺术家的骄傲:将东方文化的精华代代相传,用自己的方式"融"入这个西方国度。

如今,在高龄之际,齐淑芳已时常感到疲惫,她承认自己已经"老了"。曾几何时,她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一往无前地奔赴梦想的远方。

今重返生命的最后一程,这位被誉为"世界京剧第一人"的艺术家,也终于能为自己的选择正名了。无论是"叛逃"还是"出走",她都不在乎......因为,在漫长而曲折的一生里,齐淑芳终于用自己的执着,向全世界证明了京剧永不落幕的别样精彩。

如果你有什么想法,也不妨在评论区留言跟我们分享一下哟~顺便别忘了三连(点赞、关注、分享)支持一下我们哈!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