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6-29 09:34
在大同古城的华严寺里,有一座木质的古朴山门,建造时间大约在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左右。小小的木雕门廊后面,站着华严寺里最惹眼的两大门卫:哼哈二将,由此引起了我对哼哈二将来历的好奇。
上华严寺山门
建于清乾隆年间
抬头看梁
梁上精美的龙纹
哼哈二将,在佛教传说里,原型是密迹金刚,也叫夜叉王,他是一个人,不是两个人。
密迹金刚原本出身于王族,被称作法意太子。
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个国王的妻子生下了一千个儿子,这些儿子们先后成佛。后来国王的另一个夫人也生了两个儿子,但已经没有成佛的位置留给他们了。
于是大儿子说:“我愿做大梵王,请我一千个兄弟来讲经说法。”
小儿子说:“我要做护法金刚神,保护我一千个哥哥,以及佛国的安全。”
这个小儿子就是后来成为密迹金刚的法意太子。
释迦摩尼成佛之后,身边有500个手执金刚的夜叉做随从,这些夜叉的大领导就是夜叉王密迹金刚,也就是佛祖的警卫队长。
每当有战争发生时,密迹金刚总会首当其冲,去冲锋陷阵。
而在和平年代,密迹金刚则负责把守山门,不让心术不正的人混进寺庙,于是将密迹金刚摆放在山门的位置,就理所当然了。
佛教传入中国后,我们的传统文化喜欢好事成双,密迹金刚则一分为二,变成了两个,分别摆在山门的左右位置。
闭着嘴的是哼将
张着嘴的是哈将
以上是左右门神在佛教中的来历。
而我国的哼哈二将,则来自于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大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作者叫陈仲琳,讲的是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故事,书中有各种道教神仙,神魔大战,充满了想象力,书里的许多人物也成为我国民间的传奇人物,比如姜子牙,哪吒,二郎神等等。
哼哈二将就出自于这本书。
“哼将”原名郑伦,原本是商纣王手下一名督粮官。他的师傅度厄真人,教会他一个法术,就是从鼻子里哼一声,鼻孔就会冒出两道白光,这白光可吸人魂魄,杀人于无形。后来郑伦投降了周武王,成为了武王麾下一名大将。
“哈将”原名陈奇,也是商纣王手下的督粮官。陈奇也会一种神奇的法术,就是张嘴一哈,嘴里就喷出一股黄气,遇到黄气的人,会被冲散魂魄,短暂陷入昏迷,僵在原地,任凭敌人处置。
郑伦因为投靠了周武王,于是被姜子牙派去与纣王手下的陈奇对阵。
两人一个哼,一个哈,一会发白光,一会喷黄气,各显神通,打了好多个来回,不分胜负。
在一次战斗中,陈奇被哪吒的乾坤圈打伤,受伤后的陈奇被周武王的手下大将黄飞虎所杀。
而投靠周武王的郑伦也被商朝大将金大升所杀。
伐纣成功后,姜子牙将郑伦,陈奇封为哼哈二将,继续在天界发挥作用,从此镇守西方教山门,共同负责宣传教化,保护法宝。
以上哼哈二将的传说来自明代小说《封神演义》。
到了民间,逐渐将寺院山门后的两尊密迹金刚,改称为哼哈二将。
这次在大同华严寺看到的两尊哼哈二将,均为彩色泥塑,高大神勇,表情夸张,造型栩栩如生。他们上半身裸露,露出隆起的肌肉,手持金刚杵,脚踩各种小鬼,神情不怒自威,确实有威猛大将的风范。
哈将陈奇,在《封神演义》中被黄飞虎所杀
哈将脚下踩着的小鬼
哼将郑伦,在《封神演义》中被金大升所杀
哼将脚下踩着的各种小鬼
哼哈二将,代表着忠诚,勇气,和牺牲。他们脚下踩着的小鬼,夜叉,罗刹,代表着邪恶与不净,也显示了哼哈二将保护寺庙,镇守山门的威力。
经过山门后哼哈二将的咄咄审视,只有心怀善念的人才能进入寺庙。
- 图文原创,手机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