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9-04 18:10
网络支付盛行的年代,盗取这个词似乎已经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了。
但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信息闭塞,措施体系薄弱,交通设备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网络等客观因素,为盗贼提供了下手作案的有利条件。
二十世纪,全球发生两起震惊全世界的文物盗窃案。
一起是1911年8月22日,享誉世界的名画《蒙娜丽莎》在法国卢浮宫被盗走。
另一起是1992年9月18日,河南省开封博物馆69件国宝不翼而飞。
开封博物馆文物失窃案幕后主使人刘农军,也因为此案涉及的金额高达6亿元人民币而被外界称为“大陆贼王”。
刘农军一朝成名,却换来断送大好前程的灰暗人生。
1963年出生在武汉一个普通家庭的刘农军,从小就格外的活泼好动,并且胆量过人。
头脑灵活的刘农军,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更是优秀。
在考进武汉市公安学校后,父母更将他视为全家人的骄傲。
而刘农军则不负父母的期望,在校期间成绩也从来不用他们操心。
刘农军
学习刑侦专业的刘农军对犯罪心理尤其感兴趣。
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在图书馆找来犯罪案例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揣摩罪犯的犯罪心理。
有时他会还原作案过程,找出破案百密一疏的关键点。
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勤奋好学的刘农军毕业后肯定是警界的栋梁。
可谁也没想到,身为优秀学生代表的刘农军却犯糊涂了。
看了那么多犯罪案例后,他把书里记录的盗窃行为活学活用到偷窃学校教学器材上。
当他颇具满足感的时候,学校发现了这事,调查确认是刘农军一人作案后,直接将他开除出校。
刘农军
得知此事的刘农军的父母着急忙慌地将他接回家,两人觉得脸面都被他丢光了,忍不住数落刘农军不珍惜,把自己的大好前程给断送了,还害他们在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母亲对着刘农军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痛骂:
“以后街坊邻居要是问起你,我都不好意思承认未来的警察儿子,居然因为偷窃被学校开除,老脸都被你给丢尽了。”
他们失望至极,以致于都疏忽了解刘农军偷窃的原因。
其实,刘农军喜欢顺手牵羊,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不问自取的毛病从小就形成。
有一天,刘农军的母亲带他去逛商场,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刘农军看上一个玩具,便缠着让母亲买下来给他。
母亲觉得吃饱穿暖才重要,玩具可有可无,便没有遂他的意,急急忙忙地带着他回家做饭了。
回家后却发现玩具神奇地出现在家里,很明显是刘农军手脚不听话偷偷顺回来的。
刘农军
母亲虽然知道了刘农军偷鸡摸狗的行为,却没当回事儿。
她只单纯地认为是小孩子贪玩,长大就没这毛病了,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错误刚长出萌芽的时候就没有及时被掐断,这也导致刘农军患上了偷窃癖。
为什么说父母是孩子的领路人,就是当孩子走到歧路的十字路口时,家长的及时发现并正确开导,能带领孩子走向正道。
刘农军就像一棵小树苗,从小就长歪了,在有机会扭正的时候任其自生自灭,成大后也就直不回来了。
当刘农军的黑料被传得街头巷尾都人尽皆知后,他选择关起家门闭关修炼。
终究借了天资聪慧的优势,在家自学的刘农军再次考进江汉大学。
要知道,八十年代刚恢复高考不久,能考进专科学校已经很有本事了,更何况是本科学历的汉江大学。
一时间,刘农军再次成为风云人物。
过去的污点在成绩面前变得不值一提,刘农军的人生再次亮起了一盏灯。
大学四年,刘农军就像改过自新一样,每天安分地上课下课,往返于宿舍与图书馆之间两点一线。
历史系专业让他对文物产生了巨大的兴趣,钻研文玩书籍为他打开了新世界。
大学毕业后的两年时间里,刘农军都没有出去找工作,而是足不出户继续钻研古玩文物,因此古董鉴别能力炉火纯青。
然而刘农军的目的不是到相关文物单位工作,而是盗窃文物。
专家鉴定被盗文物
长期不务正业,刘农军还结识了不少社会不良青年,甚至与遥远的港澳地区黑白势力都有一定的联系。
刘农军这两年组织的资源都与他的目标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闭关两年研究文物,打的就是偷窃文物的主意。
那个年代全国各地文物走私案件时有发生,走私管制也漏洞百出,于是刘农军将盗窃文物视作大赚一笔的好机会
当时刘农军的目标是开封博物馆里的藏品,馆里年代久远的文物数量不少、价值不菲。
为了确保这次行动万无一失,刘农军多次前往开封博物馆进行实地踩点,熟悉周围的环境与安保设备。
然而当他看到博物馆上的红外线报警器时,刘农军意识到自己遇到难题了。
这种红外线报警器是当时最先进的报警设备,要躲过它的法眼并非易事。
为了寻找破解之法,刘农军索性买了一个红外线报警器回家研究破解。
最后他发现红色条绒布能遮挡住报警器发出的红外线,报警器的难题就这么被他给解决了。
报警器
解 决了这个拦路虎后,刘农军便组织了一些有偷窃前科的混混,还制定出了完善的偷窃计划。
为了方便盗窃后出逃,他与同伙先偷来了一辆红色小轿车,把车牌改成军用车牌,又盗来一辆速度更快的白色轿车,以便能更快脱身。
万事俱备,刘农军特意选了一个天气阴霾、路上车流少的日子。
这样的天气环境一来视线模糊方便作案,二来也更容易逃出生天。
当时他们一行人在开封等到凌晨一点才开始行动,刘农军与一名同伙留在车内做远程指挥,另外两名同伙则潜入开封博物馆内实施盗窃。
文物被盗
由于事先踩点过一条隐蔽的路线,所以两人进入博物馆犹如进入无人之境。
他们动作迅速,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收罗了69件文物,其中包括数件一级、二级文物。
得手后刘农军两人开车到博物馆的外围去接应,一行人坐上白色轿车迅速逃离案发现场。
因为计划完善,刘农军的盗窃行动非常成功,刘农军不仅成功盗取了文物,还顺利逃脱。
如果不是其中一人藏有私心,破获开封博物馆被窃一案恐怕更为棘手。
涉案车辆
天亮后到博物馆上班的工作人员,看到眼前的一幕顿时目瞪口呆。
当他们反应过来,意识到文物失窃后赶紧向开封市警方报案。
此时距离刘农军一伙逃离已经过去三个多小时了。
经过博物馆与警方的联合勘察,博物馆内一共丢失了69件国家历史文物,总值6亿多人民币。
如此巨额的盗窃案,使它一举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文物盗窃案。
国家对此也十分重视,开封警方连忙成立专案组,从各地调派专家、刑侦人才和警力组成200余人的破案队伍,展开调查“9·18”盗窃大案。
涉案车辆
此时踏上逃亡之路的刘农军,在半道上交代同伙刘进,到达目的地后就把赃车处理掉。
“找个隐蔽的地方烧掉,记得办得利索点,不要留尾巴。”
交代过后几个人就开始分赃,在港澳地区有接头门路的刘农军告诉同伙可以卖到那边的市场,有钱人多也比较掩人耳目。
刘农军还交代同伙这段时间找个地方躲避一下,等风声过了再出来露面,当时几人都点头同意。
本以为万无一失的刘农军怎么也没想到,这几人中还是有人出了岔子。
刘农军
“9·18”盗窃案二号人物刘进是个车迷,对载着他们亡命天涯的白色桑塔纳爱不释手,打着私吞这辆车的主意,于是他便背着刘农军偷偷把车藏起来没烧掉。
此时警方经过数月的调查,只得到零星的线索。
后来警方在刘农军停车的地方发现了重要信息,刚好有一位目击证人告诉警方。
当时他与老伴清晨散步的时候,看到一辆白色桑塔纳停在树荫里,上面挂着军用车牌。
警方立刻意识到这条线索就是破案的突破口。
随后警方先对近几个月车辆盗窃报案信息进行逐一排查,发现一家4S店被犯罪团伙以试车为由骗走了一辆白色桑塔纳,案子至今仍未破案。
嫌疑车辆
失窃车辆颜色及车型都与目击证人看到的车辆对上了,接下来就是顺藤摸瓜找到这辆关键的轿车了。
可是赃车就像腾空消失一般,线索一下子又断了。
见警方没什么动静,刘进以为风头过了,便开着白色桑塔纳出门溜达。
不巧,刘进开车出来时正好被警方碰见,此举真是自投罗网。
警方很快就通过这辆车确定了犯罪嫌疑人刘进,刘进发现被警方盯上后,心虚事情会因为自己败露,便火急火燎地找到刘农军商量对策。
刘农军一听,也顾不得斥责刘进办事不力了,二话不说就通知同伙将文物转移到广东。
他则负责联系澳门商人,提前计划把文物卖掉省得夜长梦多。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当刘农军正忙着处理文物时,“猪队友”刘进又偷偷让人去警察局打听小轿车的下落。
警察一下子就先把打探消息的人给扣下,经过审讯得知刘进与刘农军的藏身之地。
形势严峻,追踪“贼王”刘农军及其同伙刻不容缓,警方立即组织警力南下,沿着刘农军的活动轨迹慢慢靠近目标人物。
可是在公安学校经过专业学习训练的刘农军反侦查能力很强,警方三番两次都扑了个空,藏身窝点人去楼空。
经过多方的配合,警方终于在澳门追回68件失窃文物,可惜有一件已经被刘农军卖出去,刘农军几个人则在分了赃款后分开逃亡。
犯罪嫌疑人被抓
这招确实是高,分开逃跑将警方的注意力和人力也分散开。
可是刘农军千算万算,唯独没将警方拥有雄厚的群众基础这个优势考虑进去。
当警方通缉令发布出去后,就像布下天罗地网,众目睽睽、疏而不漏。
1993年1月,躲在青岛的刘农军终于逃不过警力的追捕而落网。
刘进和其他两名主犯也分别在广州、吉林等地先后被抓获。
1993年8月16日,法庭当庭宣判,刘农军、刘进、文西山、李军四人盗窃罪及非法运输珍贵文物出口罪成立,判处死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993年9月18日,开封“9·18”特大盗窃馆藏文物案4名主犯被执行枪决。
枪响时刘农军才29岁,正是人生的黄金年代。
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大好前途被毁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最伤心的莫过于他的父母,这已经不是丢脸的问题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心能懂的人没有多少,或许他们直到儿子离开人世才后悔。
如果当初及时扼制了刘农军的小过错,儿子就不会犯如此大的错误。
“大陆贼王”刘农军错在聪明反被聪明误,天资聪慧用错地方。
如果他没有被公安学校开除,凭他的聪明才智,成为一名出色的人民警察指日可待。
公安学校
假如他把钻研历史、研究文物的心思用在正道上,就不用假装大学历史教授进出博物馆,开封博物馆可能就是他真正施展才华的地方。
生活没有那么多假如,偷窃癖是一种不良的习惯,是一种心理疾病,及时的给予干预引导可以改掉不良怪癖。
可是刘农军的父母顾及了自己的面子,却忽视了儿子的里子。
亲子间缺乏沟通,使刘农军与父母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父母对儿子的所作所为知之甚少,刘农军就像一片孤舟,一意孤行、无人阻拦,最后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刘农军
以“大陆贼王”这样的方式出名,实在是可悲。
刘农军的事例也警醒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心存侥幸,没有天衣无缝的计谋,也没有天下无双的人才。
只有脚踏实地靠自己的付出得到的收获才是安心的,否则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参考资料:
《国宝大案录》 第一集 九·一八大案------央视网
《大揭秘》 20140616 “9.18”国宝盗窃案之天涯追宝------中国纪录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