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貔貅品鉴网

子冶石瓢:为何它能吸引众多粉丝?

发表时间: 2019-01-16 19:53

子冶石瓢:为何它能吸引众多粉丝?

​七锦茶社

子冶石瓢不就是一个叫子冶的人做的石瓢吗?这还能和苏轼有什么关系吗?

子冶石瓢,记载是有一个姓瞿字 子冶的人制作的,但是子冶这个人,当时是‮和曼生一起创作做壶‍的。

曼生大家应该很熟悉 创作了 曼生十八式 非常有名,但是有一点我们得知道,曼生对于苏轼是非常的尊敬

曼生写过一篇文章 叫 阮云台阁学师 重摹石鼓歌用东坡韵

这首石鼓歌 很长 第一句就是 我后坡公几辛丑,集古不见六一叟。他把苏轼排在第一位说明他是非常重视苏轼的,(《集古录》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亲手集录的。晚年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

有一天陈曼生与好友 江听香谈论茶壶,认为“器之要者首推铫”,他们认为 铫⁢ 这个器形 是一把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好用的壶型

然后他们两个一起商量 就安照尤荫画的这幅 梅花石铫 创作了一把壶 并在壶身上刻上


曼生提梁


“铫之制,抟之工,自我作,非周穜”的铭文。 意思就是说 这壶型是我们设计的 跟周穜那把梅花提梁 没有关系 壶做完后 ,开始叫做“铫梁”,但是不顺口

后来人门就称作 “曼生提梁”壶。,这个曼生提梁壶是半月形的硬提梁

曼生思考,这个提梁毕竟是苏轼创作的,我说了这个壶和周穜没关系,但是我内心是非常崇拜苏轼的啊

于是他就把自己的曼生提梁稍加改造,把东坡提梁壶肩上的提梁,放在了壶下面,把提梁变成了 三足 去衬托自己对苏轼的喜爱和尊敬 所以这个石瓢一开始的创作就是三个足,

再⁨说到 子冶这个人 和曼生是一个朋友圈的 ,所以他很尊重曼生的看法,把石瓢的三个足一直沿用了下去

当然这三个足还有别的寓意,这里我们就不探讨了

我们可以去看曼生和江听香一起创作的这把 曼生提梁壶 就和后来的 曼生石瓢 非常
的神似。

所以我个人来说,是非常喜欢石瓢这把壶的,一个是出水好,一个里面多少有一些苏
轼的影子

至于子冶石瓢为什么 比曼生石瓢 要火,流传度高,这里我简单提一下

“不肥而坚,是以永年”,这是曼生在石瓢上刻的铭文。但是 子冶这个壶手把他的铭文 ,发扬光‮大了

子冶把这个曼生石瓢 稍加改进,使得这把石瓢 看着非常的稳,很挺拔 显得有骨力 看着非常有劲,虽然瘦 但是不干瘪


子冶石瓢


另外 ⁩很多子冶石瓢上 刻的都是 竹子 或者梅花,这也能衬托出做壶人,和用壶者的高雅情致。



不过我建议新手,还是买素壶比较好,素壶呢比较耐看,不会看着厌倦‍ 而且呢永远不会过时


七锦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