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0-12 18:11
“这是谁啊?”
“这是我啊,剪花娘子。”
每逢有人问起戴着凤冠、穿着五彩霞帔坐在莲花台上的纸花人是谁,库淑兰都会笑眯眯的回答。
这幅名为剪花娘子的剪纸,是库淑兰在昏迷40多天后,醒来做的第一张剪纸。
1985年,库淑兰在黄土高坡上摔了个大跟头,躺在黄土地上昏迷不醒,被村民发现后抬回家,已经是奄奄一息的状态。
66岁的高龄,身体看上去又瘦弱,40多天里家人没有放弃库淑兰,一直有喂她吃东西,却没人对她抱有生存的希望,都在默默等她咽下最后一口气。
没想到40多天后,库淑兰突然醒来,精神比摔倒之前还要好,吃了点东西就开始拿出她日常生活中最爱的剪纸,唱着民谣就剪了起来。
等库淑兰剪好这幅剪纸,一个大眼睛、高鼻梁、五彩斑斓的美丽女子跃然于纸上,众人一看吃了一惊,这女子的形象未免太过逼真了!
都知道库淑兰的剪纸技艺好,却不曾想摔了一跤后,库淑兰的剪纸技艺比以往更加精进,以前只能剪单色的纸张,现在的剪纸作品色彩斑斓,让人看了就移不开眼。
这幅《剪花娘子》的美丽不仅震撼了库淑兰的亲戚朋友,更是带着库淑兰走上了国家、国际的艺术舞台。
那么,库淑兰是如何创作出这幅震惊世人的《剪花娘子》的呢?
“剪花娘子就是神仙教我剪出来的,梦里面我和神仙聊了好久。”
摔倒后醒来的库淑兰身体没什么毛病,就是人变得有些神神叨叨的,经常一边剪纸一边念叨着自己是剪花娘子,而《剪花娘子》是神仙教她剪的。
库淑兰创作的剪纸作品色彩斑斓、构图精美绝伦,经过旬邑县文化馆民间剪纸的相关剪纸展览推广后,不少媒体和记者蜂拥而至,想要知道库淑兰是怎么创作出如何完美的剪纸作品的。
对那些上门讨教剪纸技艺的人,库淑兰向来是倾囊相授,她直言《剪花娘子》就是神仙在梦中教她的。
媒体记者也没觉得库淑兰是在骗人,眼前的库淑兰眼神真诚,看不出一丝撒谎的神情,当地村民对库淑兰的为人也是赞不绝口。
库淑兰的剪纸作品先后在西安美术家画廊和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并收藏,她和她的剪纸作品名气越来越大。
以前只有当地的村民会来讨教相关的剪纸技巧,后来连全国 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民间艺术工作者,都来找库淑兰讨教剪纸技艺。
“我的剪纸没什么技巧,这里这样剪,这里是这样剪的......”
刚开始的时候,库淑兰适应不了这么多人同时围着自己追问剪纸的技巧,脸上也总有唯唯诺诺的神色。
1992年,库淑兰的剪纸作品在第二届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民间美术大展中斩获特别奖后,库淑兰开始走出那个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黄土高坡,见识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与人交谈的时候才变得大方起来。
时隔两年,库淑兰凭借剪纸作品《石榴》斩获了“中国民间美术一绝大展”金奖,在剪纸艺术技艺上又精进了一层。
多次走出家门领奖、参加展览等活动,让库淑兰对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多姿多彩的生活为库淑兰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素材。
哪怕已经年过八十,库淑兰也没有停止过剪纸的脚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心心念念的剪纸。
能创作出如此色彩斑斓、丰富多彩的剪纸作品,说明库淑兰内心是个细腻、感情丰富的人。看到库淑兰毫无技巧、却充满感情的剪纸作品,总是让人忍不住想要走进库淑兰的内心。
了解完库淑兰的生平以后,都忍不住对这个内心强大的女人产生敬佩,难怪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对库淑兰做出了表彰。
库淑兰是出生在旧社会的人,1920年在陕西省咸阳旬邑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作为家中长女,库淑兰在小时候还要跟随父亲一同外出要饭,不然养活不了一大家子人。
家里的经济情况,在库淑兰11岁的时候有所改善,他们不用外出要饭,能在家里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库淑兰也不用像同龄人那样,有干不完的农活。
自觉亏欠了小时候的库淑兰,她的父母在她11岁那年还把她送到了县城的姑姑家增长见识,让她到新式学堂里面读书、认字。
在新式学堂里,库淑兰不仅学会了认字,还学会了画画、口风琴,日子过得很是快乐。
这种快乐的日子没能维持多久,因为她的父亲在小时候给她定了娃娃亲。
那时候她家贫穷,常常揭不开锅,父亲也是担心一直养着她在家里会耽误了她,娃娃亲也是当地特有的习俗,所以4岁那年有人上门说亲,父亲就定了赤道乡富村的一个人家。
农村人都盼着孩子能早点成家立业、承继香火,和库淑兰定下娃娃亲的那家人,从她13岁那年就来催了。
库淑兰的父亲一直推脱,到库淑兰15岁那年才把她从县城里叫回来,开始学习嫁到婆家的一些针线、家务活。
17岁的库淑兰还不知道嫁人意味着什么,就带着自己的口风琴、书本和针线嫁给了孙保印。
“带的都是一些什么破烂!”
新婚当天,库淑兰的婆婆当着她的面,把她的书本烧了、把口风琴砸了,开始给她“立规矩”。
在陌生的环境里,没有一个人为库淑兰说话,父母又远在百里之外,库淑兰只能哭。
从此,库淑兰过着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吃得比猪差,干得比牛多的生活。
每天清晨,库淑兰就要蹑手蹑脚的起床,给一大家子烧好早饭,准备一天的家务活、农活。
如果起床的过程中不小心吵到丈夫孙保印,库淑兰会被一脚踹到地上。做饭的时候,库淑兰甚至不能站着,得跪着用双膝在厨房移动做饭。
库淑兰是孙家的第一个儿媳妇,公婆觉得要拿捏住了她,后面嫁过来的儿媳妇才能听话,对库淑兰是百般刁难。
在家里,库淑兰不仅不能大声说话,就连做菜也不能咸了、淡了,公婆一不高兴她就会招来一顿打骂。
至于丈夫孙保印,对库淑兰的态度比公婆要恶劣上百倍,动粗的次数也比公婆多上许多。
有一次,库淑兰只是干农活不合孙保印的心意,孙保印招呼都没打一声,直接就用钢叉戳进了库淑兰的小腿。
疼得不能站立,库淑兰在婆婆的搀扶下涂了点土药膏,就继续跪着在田里干活了。用苦不堪言来形容库淑兰的生活,是最贴切的。
婆婆见库淑兰被儿子这样暴打,还曾经暗示过她逃出去。库淑兰早就被折磨到没了脾气,愣是一直待在孙家,待在孙保印的身边,生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又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孩子夭折。
库淑兰一辈子生了13个孩子,活下来陪着她的只有3个。生活过得苦,孩子也留不住,库淑兰这辈子可谓尝尽心酸。
为了纪念逝去的10个孩子,库淑兰还创作了剪纸《十秃子,五兄弟》。
童年时期的库淑兰有父母的庇佑,过得无忧无虑,还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会了剪纸,此后在艰苦的婆家,库淑兰也没有忘记这门手艺。
一直剪纸创作剪纸、做针线活,在当地是颇负盛名的剪纸人,有村民家里有喜事,都会请库淑兰去帮忙做针线活、剪窗花,库淑兰也因此挣到一些外快。
每当库淑兰挣完外快回到家,孙保田对她的态度也能好一点,剪纸真的是让库淑兰乐在其中、又能真正帮到她改善生活的技艺,难怪库淑兰会如此喜爱剪纸,一直沉迷其中。
2004年,库淑兰被伤病困扰,与世长辞。
不过库淑兰留下来的那些美丽的剪纸作品,会永远留在世间,给身陷囹圄的妇女们以精神力量,让她们在痛苦的时候,可以感知到这个世界上靠努力、坚持,也是可以顺利度过困境的。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文|WGY
审核|T
声明: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涉及人物侵权、图片版权、事件部分存疑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内容!
信源:
2023-1-6 读者 《这位陕西农妇的人生比电影还传奇:被缠足,被家暴,10个孩子夭折,65岁用剪纸惊艳了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