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貔貅品鉴网

历史之音:探索曾侯乙编钟在古代如何神奇地调音

发表时间: 2024-02-15 00:54

历史之音:探索曾侯乙编钟在古代如何神奇地调音

文/编辑:麒阁史观

对于古琴的演奏,首先且至关重要的步骤便是调音。

在现今,我们通常采用多种调音方法,包括散调音、泛音调音等。

当然,我们也可以借助各种调音器和调音APP等工具,以精确地调整古琴各弦的音高。

然而,在古代,这些现代工具并不存在。

那么,古人是如何确定音高的标准,并给古琴进行调音、定音的呢?

古代的音律

在古代,律管被用作标准音高,为其他乐器提供了定音和定调的基础。

当琴曲以三弦定宫时,古琴的三弦音高需与律管中的黄钟律相匹配。

遵循五音相⁩生的规则,其他六根弦的音高也得以确定。

这正是为什么古人会在琴曲标题下,注明调式和音高的重要原因。

在古人的观念中,古琴的用律取声具有严格的规范,这一规范被尊称为琴艺的“纲领”

首先,通过律管调定宫弦,然后以宫弦为主导,依次确定曲调和乐声。

如此按部就班地完成各弦的定音后,美妙的曲调便自然形成。

这种严谨的定音过程,确保了古琴演奏的音乐美妙动人。

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它由青铜铸成,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悬挂在巨大的钟架上。

通过使用丁字形的木锤或长形的棒来敲打铜钟,可以发出不同的乐音。

由于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编钟最早出现在商代,当时多为三枚或五枚一组,能演奏旋律。

商代编钟造型独特,呈椭圆形,钟的表面有简单的兽面纹饰

西周中晚期,编钟发展为八枚一组,能发出相隔一个小三度或大三度音程的两个音级。

这一时期的编钟常用于宫廷宴会,被称为“钟鼓之乐”

至春秋中晚期,编钟增至九⁧枚一组或十三枚一组。

秦汉以后,编钟在历代宫廷雅乐中广泛使用。在经历了500多年的黄金时期后,编钟开始由盛而衰。

编钟通常呈扁平的椭圆形,与传统的圆型钟有明显差异。

独特的编钟结构

传统的圆型钟拥有球体结构,呈现出完美的弧线设计

在肩部构造上,编钟呈现出平坦狭长的特点,而圆型钟则具有半圆形的小丘隆起。

这些独特的构造使得编钟和圆型钟在音频上各有特色,为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编钟是个神奇的存在,敲击正中间和侧面竟能发出两种不同的旋律

而且互不干扰,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在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有人专门负责修整蜡模

通过改变蜡模型隆起部分的厚度来调制编钟的声音,这项工作可是技术活,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听觉。

古代可没有现代这么高科技,但他们凭借手工工具和经验,把编钟制作得如此出色。

传说最优秀的乐团指挥都是盲人或视力有问题的人,他们凭借其他感官的敏锐,能够细心调校每一件乐器。

编钟的完美调音,一直是个谜。

据说这是舜帝时期乐师夔发明的,他用岩石雕刻出了第一件磐鸣腔体,亲自演奏让百兽共舞。

磐由石材制成,最好的是玉石。编钟是金,编磬是石,金石合⁠鸣,想想都让人激动。

这套曾侯乙编钟,可不仅仅是音乐工具,它可是中国古代装饰艺术与音乐文化的结晶。

65件大型青铜编钟,造型精美,音域跨越5个半八度,能演奏古今中外各种乐曲。

这套编钟历经千年,依然光彩照人,为古人工艺和音乐文明的昌盛留下了生动的注脚。

夔的磬发出的声音清澈透明,仿佛可以穿越时空,让人感受到古老的文化底蕴

而编钟的音色则铿锵有力,宛如金石相撞,奏出了独特的音乐魅力。这两种音色的结合,真可谓金石合鸣,相互映衬,让人陶醉其中。

编钟和编磬的制作材料不同,但它们都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钟是由铜制成的,而编磬则是由石材制作而成。

这两种乐器代表了金石之美,错彩交辉,展现了古代王宫贵族音乐活动的壮丽场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礼乐制度逐渐发展成为名分、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钟磬作为礼乐制度中的重要乐器,也成为了社会上不同阶层的代表。

因此,这些乐器逐渐与普通百姓无缘,只有在特殊场合才会被使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礼崩乐坏,这些乐器也走向了消亡。

尽管钟磬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编钟的清脆悦耳的音色却流传至今。

这些编钟不仅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瑰宝,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珍贵遗产

如今,人们仍然能够欣赏到编钟演奏的美妙音乐,感受到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古代社会的技术和认知水平尚未达到现今的高度。

然而,古人们却巧妙地将音乐与度量衡结合,推动了社会的标准化生产进程

这种结合使得不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古典音乐文化得以持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

统一的度量衡体系不仅简化了交易和交流,还促进了社会的高效运转。

音乐与度量衡的结合,使得文化传播和商业交流变得更加便捷,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曾侯乙编钟作为这一时代的杰出代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视角。

这套编钟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巧思,还揭示了音乐文化与社会发展的紧密内在联系。

总结

通过编钟的音色和演奏,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代人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理解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编钟的发现对于人类文明史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技艺,还反映出古代音乐文化的璀璨辉煌。

这些编钟历经千年仍然能够发出清脆悦耳的音色,感染人心,让人沉醉其中。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值得我们去珍视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