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8-11 10:32
在齐白石的众弟子中论水平首推李苦禅。李苦禅是才华的人,能够冲出齐白石的藩离很不容易,他有他自己的风格,就书法而言,取法高古,直接就是选择章草,可见他的眼光。不幸的是他前有沈曾植,后有王蘧常这种大师级人物,冲不岀来,也就是说他的才华离大师尚差一点火候。最遭糕的是现在学他画的人是当红的崔如琢,人们把对崔的不满也兼带着给他了。我说他才华不足以成大师,在于他的正规书法作品,也就是大字略显粗糙,虽然大气,苏东坡说得好“寄豪放于妙理之外”,他于妙理、精微都差点,说白了,尚不足以让人取法。我横量一个人是不是大师,看斤量,看成色,看能否让人取法三个方面。就书论书而言,我更喜欢他画面中的小字,直逼古人,且与画面非常协调,诚为不易。如果说优点,就是他的作品中有着一种朴素,这在宋人以后难得一见的东西,所以见字如人,我认为他是个大好人。因为朴素,所以他的作品中又有了大师不该有的生硬,他是从拙入的,所以高古,但他一味高古,忘了事物还有巧,他不知道作品要拙,但是是以拙为主,还要有巧,才构成事物发展的两极。还有可惜的是他缺少后来人,你像吴昌硕先生,不管他与齐白石的恩怨,但齐白石、沙孟海都是他的后来人,选大师不能不选他。学国画人人都知道要学他,但学书法没有人要学李苦禅,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他就是个画家。东坡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李苦禅亏就亏在他的学识和认识能力都未到大师地步,因为他就是个专业画家,不是专业的书画家不好,但历朝历代专业的机构里的专业书画家都进入不了历史,因为中国的书法就是人的综合素养的流露,你不能前台打扮得很好,后台一无所是。你像大师级的比如黄宾虹,光看看《黄宾虹文集》就知道他是大师,有眼光,有见识,书画家以皮相示人那是肯定行的。说句实话,李苦禅先生距大师之位一步之遥,他介于名家与大师之间,天赋和功夫都到了,缺的是认识和见识,这也正说明上天给他的才华不足于成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