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貔貅品鉴网

探索赵孟頫《金刚经》抄写的背后故事

发表时间: 2024-07-19 21:55

探索赵孟頫《金刚经》抄写的背后故事

书法史上有父子书法家,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欧阳询欧阳通父子、米芾米友仁父子等;也有兄弟书法家王徽之、王献之、苏轼苏辙以及当代的田蕴章、田蕴章。但历史上的夫妻书法家很少,古代女子地位低,很少受过教育,想要再写出一手好字,就更难了。

赵孟頫《金刚经》1

赵孟頫《金刚经》2

赵孟頫《金刚经》3

赵孟頫《金刚经》4

赵孟頫《金刚经》5

赵孟頫《金刚经》6

赵孟頫《金刚经》7

赵孟頫《金刚经》8

赵孟頫《金刚经》9

赵孟頫《金刚经》10

赵孟頫《金刚经》11

赵孟頫《金刚经》12

赵孟頫《金刚经》13

赵孟頫《金刚经》14

赵孟頫《金刚经》15

赵孟頫《金刚经》16

赵孟頫《金刚经》17

赵孟頫《金刚经》18

赵孟頫《金刚经》19

元趙孟頫书金刚经墨迹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这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小楷,其中有部分多出的衔接笔画,且字体相对正楷更加的飘逸,无论从哪方面看,这幅字确实都非常漂亮,动感飘逸,运笔流畅自然。

末尾落款是赵孟頫,但扉页诸大臣分析可能是后人摹本,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字好,看着赏心悦目,不要过于追捧真品。一幅古字千百年流传下来,都不容易,也都绝不简单。

还是那句话,对于真品不必一味追捧,摹品也不必一踩到底,说到底,作为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瑰宝,古人书法艺术的美,我们报尊重态度,欣赏、学习、借鉴,能提升自己的都是好的。

赵孟頫《金刚经》部分放大版

赵孟頫、管道昇这一对称得上是中国书画“第一夫妻名家”了。他们既是生活上的伙伴,又是艺术上的知音,赌书泼茶、琴棋书画,感情至深令人羡慕。赵孟頫与管道昇一见钟情、结为连理,相伴40多年。

赵孟頫《金刚经》部分放大版

与其说是妻子,倒不如说是“精神支柱”。当时赵孟頫出仕元朝,引来世人非议。作为赵宋宗室,却甘心在灭了自己国家的朝廷当官,大节有亏。而赵本人也特别羞愧,为了家族生计,他无法拒绝元廷征召,但内心又无比纠结。

赵孟頫《金刚经》部分放大版

管道昇的陪伴与劝解下,赵孟頫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大德二年(1298年)八月,管道昇生了一场重病,这可急坏了赵孟頫,他一边为妻子寻医问药,一遍抄写经文为爱妻祈福。相传这些天里,他足足抄了上百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累计达数十万字。

赵孟頫《金刚经》部分放大版

最终,妻子转危为安、身体康复。为了显示诚意,赵孟頫抄经之前都会沐浴更衣,一丝不苟、细致书写。因此,学界认为,赵氏书法以抄经作和书信手札最为精妙。赵孟頫虽然多次抄此经,但目前仅有一部流传下来,由于太过珍贵,台北故宫把它视为“镇馆之宝”,平时轻易不会展出。

赵孟頫《金刚经》部分放大版

此作纵24厘米、横548厘米,共262行、5200余字,字径约1.5厘米,每个字都细腻自然,如念珠般精美无比,书艺之高、内心之诚令人震撼,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找不到半分的败笔和迟滞,足见赵氏笔力之高。

赵孟頫《金刚经》部分放大版

赵孟頫小楷取法于“二王”钟绍京,也受敦煌写经体影响,起笔露锋,笔尖落纸后有明显的衄挫、调锋动作,行笔中锋、侧锋并用。笔画牵丝引带、遒劲婀娜,楷中带有行书笔意,勾挑含蓄、顿挫分明。结字舒展端庄,内擫外拓结合,平中有险、稳中含变。

纵观全卷,笔法严谨丰富,用笔自然娴熟,气韵超尘脱俗,内容功德无量,整个书法史都找不出第二件,是我们学习最正统的古人笔法的上佳字帖。

上述全贴没有水印,可以打印作为练习字帖,实乃对临小楷的佳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