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貔貅品鉴网

除夕佳节话连年:传统寓意与现代祝福的融合

发表时间: 2025-01-28 00:26

除夕佳节话连年:传统寓意与现代祝福的融合

文字原创 / 怡尘

俗话说:进了腊月门,黄土也要贵三分。但再怎么价高,也挡不住老百姓采办年货的热情。迎新的序曲一经打开,整个镇江城的节奏都紧跟旋律,欢快舞动起来。

镇江人的年夜饭桌上必定要有鱼,取连年有余的吉祥寓意。可以说带鱼熏鱼鲢鱼如同三国鼎立,撑起了新年美食的半壁江山。

弟弟爱吃红烧鲢鱼,偏偏到了过年不让吃,要余起来,这让他很是不爽。有一年除夕,父母在厨房忙得热火朝天,忘了喂猫,饿坏的狸花猫悄悄跳上大圆桌,把盘中的鲢鱼叼到后院的墙角,吃得是摇头晃脑。等我们发现时,一整条鱼就剩下中间的鱼骨连着鱼头鱼尾。弟弟见状趁机借题发挥:谁让你们不给我吃,结果全“余”进猫肚里了……

煽风点火的话惹怒父亲,准备打猫。狸花猫是我最爱的玩伴,急忙出言劝阻:猫咪平时只吃些小猫鱼和残羹剩饭,过年了,理应让它吃顿大餐。父亲见木已成舟,鱼进猫肚,明白生气也于事无补。

可年夜饭少了鱼怎么行?他理智控制住情绪,迅速返回厨房,起锅热油,赶紧重新烧一条,才让除夕夜完美无缺。

过去带鱼是紧俏货,为了满足我们吃海鲜的欲望,祖母凌晨四点起床,简单洗漱就挎着竹篮到菜场排队。去得早,回来也早,六点不到便满载而归。

清蒸钓带是沿海居民的心头好,而老镇江人对红烧带鱼情有独钟。就像传统武术太极拳讲究逢转必沉,中式烹饪是逢烧必炸。红烧带鱼好吃的关键是先过油炸一遍,再加少量清水和糖。酱油咸味重,起到上色作用就好,不可多放,全程中火烧透,最后大火收汁。一年做上几回,便能将我们腹中的馋虫收拾得服服帖帖。

鲢鱼便宜,所以经常做。因为腥味重,适合红烧。既是红烧,鱼不够新鲜也能将就,于是就有那很会过日子的家庭主妇,专挑刚死不久的,狠狠压价,最后成交价基本比蔬菜略高点。一个鱼头就是一道荤菜,而且红烧鱼汤也不浪费,过年容易年饱,用鱼冻搭泡饭却非常开胃。

只有熏鱼一年才做一次,所以我吃得特别带劲。父亲是豪放派,鱼被切成大块,先腌后炸,必须炸够两遍,熏鱼才会外酥里嫩,饭店版通常都是色泽金黄,香甜可口。

区别是饭店一般选用草鱼,而父亲只求口感好,不计成本选用青鱼。大青鱼比我腿粗,鱼膘比我手长,鱼鳞用盐淘洗干净,入砂锅炖煮出的汤色洁白如玉。过去没冰箱时,只消晚上临睡前将砂锅放在后院石桌上,第二天即成汤冻,切片蘸醋下酒别有一番风味。

有一年,家里刚买了一条青鱼,朋友又送来一条草鱼。父亲就将鱼头鱼尾炖了一大锅汤,青鱼不去皮,做成熏鱼,草鱼去皮取肉,挤成光滑圆润,洁白细嫩的鱼圆此乃烧菜做汤时的最佳配角。

婆婆平时吃饭少而精,过年偏爱吃公公做的熏鱼。公公是婉约派,将草鱼切成小块,做出的熏鱼是家常版,姜米辛香去腥,酱黑咸鲜,微酸回甘,五香味浓。瞧着毫不起眼,但入口就被惊艳,越吃越有味,根本停不下来。

年年岁岁鱼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连年有余成追忆,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父母年事已高,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忙碌操劳,只得与时俱进,将年夜饭改成到酒店去吃。酒店员工大多回老家过年,剩下挣加班费的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因此将个本该喜气洋洋的年夜饭整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时光一去永不回,回味往事容易醉。老镇江年夜饭里藏着夺目耀眼的流光溢彩,还记得鲜衣怒马少年时,对酒当歌,豪气冲霄汉。蓦然回首,世事无常,岁月催人老。曾经的繁华落尽,沧桑都已随风而逝,身处纷争烦扰的红尘俗世,一切皆可放下,放不下的是故土旧事。

将过往的点点滴滴串成项链,戴在身上,轻松愉悦,一派天真,独具个性的配饰无与伦比。那些老味道犹如清新淡雅的鹅梨帐中香,每每萦绕在心房,宁静祥和,挥之不去,成为怡尘今生快乐的源泉和追求幸福的动力。

文字原创

感谢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