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8-30 17:55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近日,河南洛阳的马先生和朋友在龙门石窟附近的伊河下游钓鱼时,捡到了一尊石制佛头,三人怀疑其为文物,立即报警。8月29日,封面新闻记者致电龙门石窟研究院,该院工作人员表示,佛头被保管在库房中,正在进行进一步的鉴定。
佛头照片(图源央视新闻)
8月30日,封面新闻记者从龙门石窟研究院获悉,该佛头初步鉴定为唐代造像风格,根据其面部雕刻的特征,初步判断其为一件半成品。
龙门石窟研究院工作人员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该佛头初步鉴定为唐代造像风格的依据,主要是依据佛头上的肉髻和发髻。“因为造像上没有雕刻任何的纹样,所以初步判定为一尊菩萨头。”
该佛头高约40厘米,属于石灰岩质造像。因为在河道中受到流水侵蚀和淤泥的影响,表面呈现出灰黑色。“因为其面部雕刻得比较粗糙,其眼睛和脸部还有不对称的情况,鼻子也有残损,我们推断其为一件半成品。”而这些磨损是否存在流水侵蚀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的鉴定。目前,初步的鉴定结果如上所述。
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龙门石窟研究院考古人员就在龙门石窟景区伊河段发现了一尊唐代菩萨半身像,此外在龙门石拱桥下游不同位置也发现了两件残像。关于该佛头是否可能与半身像和残像有关,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也暂不清楚。
关于佛头出现在此的原因,该工作人员表示,“佛头是在河里发现的,不排除是被破坏后流落到伊河河道,被冲至钓鱼者所在的地点”。
而当群众发现疑似文物的时候,应当如何做呢?该工作人员提到,捡到佛头的马先生和其朋友的做法是正确的,首先应当作报警处理,后由专业人员安全运送至相关文物单位进行鉴定和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