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貔貅品鉴网

每周坚持这三种运动,血糖问题不再困扰——卫健委科学指南!

发表时间: 2024-08-24 14:29

每周坚持这三种运动,血糖问题不再困扰——卫健委科学指南!

卫健委发布的《高血糖营养及运动指导原则》明确告诉糖尿病患者:每周做3种运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

具体怎么运动,本文为你详细解答。

每周3-7次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改善人体代谢功能,如改善血糖、血脂水平[1]

有氧运动方式主要有: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爬楼梯、跳舞、球类运动等[2]

达到中等运动强度:运动时微微出汗,主观感受为尚且轻松或稍有些费力,可正常与同伴交流,无憋喘感[2]

运动频率:每周可进行3-7次[2]。


运动时间:每天累计时长在30分钟以上,无运动习惯人群可从20分钟逐渐增至60分钟。建议糖尿病患者在用餐1小时后开始运动[2]

特别提醒:

有氧运动的运动量评估方法

如果你运动后疲劳感消失较快,没有全身不适感,睡眠和食欲良好,出汗量适中,即为运动量适当。

如果运动后出现身体疲劳、睡眠不佳、食欲减退,或第二天清晨脉搏仍高于运动前水平,即为运动量过大。

每周做2-3次抗阻运动

抗阻运动有助于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改善血糖、胰岛素抵抗、血压、肌肉力量、体脂肪量和瘦体重[1]⁧

大家可使用哑铃、弹力带等抗阻器械或身体自重训练,对上肢肌群、核心肌群和下肢肌群进行中等强度的力量训练,同一肌群训练至少间隔1天

建议糖尿病患者做中等强度的抗阻运动,即每组动作重复8-12次后,感觉吃力;老年人或力量较差的人群可从小力量和多次重复的运动开始。

以弹力带为例,给大家推荐
3个抗阻运动的动作:

1. 上肢外旋

大臂贴近躯干,前臂屈曲90°,在前臂远端放置力量适中的弹力带,拇指外展,呼气时前臂带动肩关节做外旋动作,吸气时返回原位。

该动作也可改善长期久坐或含胸等不良体态。

无弹力带版:前臂带动肩关节做外旋时,肩胛骨有内收发力感即可。

每组8-15次,间隔20秒,重复2-4组,每周2-3次

2. 屈髋蹲起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关节正对脚尖方向,将弹力带放置于大腿远端,避免膝盖内扣,双手抱拳置于胸前,腰背挺直微微前倾,呼气时屈髋下蹲,吸气时慢慢站起回到原位。该动作也可激活臀肌,改善核心力量。

无弹力带版:注意保持膝关节正对方向为第二跖趾,避免膝盖内扣。

每组8-15次,间隔20秒,重复2-4组,每周2-3次

3. 单腿站立

身体侧站于墙面,手臂可部分支撑墙面,呼气时单侧腿负重,另一侧脚背勾起并向上抬起,吸气时慢慢放下。

若力量较好者可在脚背放置弹力带,使足背屈有更好的发力感。

每组8-15次,间隔20秒,重复2-4组,每周2-3次

特别提醒:

抗阻运动的运动量评估方法

如果你在抗阻运动后,肌肉微微发酸而无明显的疼痛感,疲劳感在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消失,说明
运动量合适

每周2-3次柔韧性运动

柔韧性是身体健康和运动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柔韧性运动可以增加肌肉的伸展性和关节活动范围,有助于提高运动效率,减少受伤的风险[1]

虽然单纯柔韧性运动对血糖水平无显著影响,但将柔韧性运动融入某项运动当中,可以更好地提高身体的功能,并改善血糖水平[1]

下面给大家推荐5种在家就可以做的柔韧性运动:

1. 猫式伸展:改善脊柱灵活性

双手、双膝支撑地面,肩、髋、膝、踝在一条直线上,吸气时延展脊柱逐节向上抬起;呼气时低头逐节含胸弓背。动态练习8-10次。

2. 上犬式:拉伸躯干前侧

身体呈俯卧位,双手支撑将躯干抬起。

3. 婴儿式:拉伸躯干后侧

跪立于垫面上,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背压实垫面,身体前倾,腹部贴近大腿,双手向前伸展并指向前方,掌心贴地。

4.‭ 弓部伸展:拉伸屈髋肌群

身体呈弓步,前侧腿屈髋屈膝90°,后侧大腿垂直于地面,小腿及脚背压实地面,骨盆保持中立位并向前平移。左右交替练习。

5. 坐位背部前屈:拉伸下肢后侧肌群

双腿伸直向前,脚尖回勾,躯干折髋向前,双手抱住脚背。吸气时延展脊柱,呼气时收紧核心。

所有柔韧性动作以缓慢、可控的方式进行,并逐渐加大活动范围。

每周2-3次,每个部位的拉伸时间为10-30秒每个动作重复2-4次,每个动作总拉伸时间至少60秒[2]

特别提醒:

拉伸时感到肌肉紧张或轻微不适感,放松后肢体有轻松感,说明锻炼到位。

如何将3种运动融入生活中

大家在运动前要进行5-10分钟的热身活动,随后开展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运动结束后进行柔韧性拉伸运动,避免运动损伤。

以一名糖尿病患者为例,每天在运动开始前进行5分钟的热身,如慢走、摆动肢体等;随后可进行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

有氧运动结束后做整理运动,逐渐恢复心率,稍作休息后进行抗阻训练,再进行身体的柔韧性训练,隔1-2日做1次。

抗阻运动可以不同肌群每日交替训练,每个肌群至少间隔一日。

参考文献

1.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4,16(6):616-647.

2. 高血糖症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

来源:糖尿病网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