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2-01 18:18
家人们,健康可是咱生活里的头等大事,尤其是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各种变化都牵动着我们的心。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唠唠一个和咱们健康紧密相关的话题 ——60 岁后的体重。你可别小瞧了这体重数字,它背后藏着的秘密,说不定能改变你对老年健康的认知呢!
先给大家讲个身边的真实故事。咱小区有位李阿姨,今年 66 岁,是个特别注重养生的人。因为个人信仰,她坚持吃素已经好几年了。大家都知道,平时总听人说老人瘦点好,李阿姨也一直这么觉得,所以对自己的饮食控制得相当严格。可谁能想到,这几个月,李阿姨成了附近社区医院的常客。
事情还得从几年前的体检说起。那时候,李阿姨每次体检都发现自己的骨密度指标在不断下降,而且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但李阿姨觉得自己身体没啥大毛病,也就没太在意。直到上次,李阿姨像往常一样在家里做家务拖地,一个不小心,竟然闪到了腰。这一痛可不得了,持续了好几天都不见好。去医院一检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竟然是三节腰椎压缩骨折。好在后续治疗还算顺利,康复后李阿姨就回家了。可谁能想到,这还没完呢,没过多久,她又因为骨折再次入院。
和李阿姨截然不同的是她的母亲,老人家已经 101 岁高龄了,平时饮食可一点都不忌口,体重也有点偏胖,但身体却一直很健康,很少生病。这母女俩的身体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周围的人不禁疑惑:难道 “胖” 才是长寿的密码?
在如今这个追求健康生活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体重和健康之间的关系。确实,因为肥胖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屡见不鲜,所以大家潜意识里都觉得老人瘦点会更健康。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彻底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认知。体重指数(BMI)和腰围,这两个常常被用来衡量肥胖程度的指标,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以往大多数研究都认为,体重越高,死亡风险就越大。但这次的研究却有了不一样的发现。
研究人员精心挑选了 5306 名年龄≥80 岁的高龄老人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了他们的体重和腰围情况。然后,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的标准,仔细划分了心血管疾病和非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原因。在接下来长达 20 年的随访过程中,研究人员密切关注着这些老人的健康状况。最终发现,有 791 人因为心血管疾病离开了人世,而 1941 人则是死于非心血管疾病。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人员得出了令人惊讶的结论:BMI 每增加 1 kg/m²,全因死亡风险竟然降低了 3.7%;而腰围每上升 5cm,全因死亡风险也下降了 2.9%。这可和我们平时认为的完全不一样啊!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神奇的发现,研究员们又进行了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再次证明,高 BMI 体型能显著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尤其是当 BMI 指数达到 28 左右的时候,死亡风险竟然可以降至最低。
不过,腰围的数据却和 BMI 有点不一样。它和死亡风险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研究发现,相较于那些基因预示 BMI 正常且腰围较小的个体,那些 BMI 偏高但腰围细的参与者,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风险减少了 20%(风险比为 0.80);相反,BMI 偏低而腰围较大的人,死亡风险则上升了 22%(风险比为 1.22)。
这么看来,对于高龄老人来说,适当的微胖,再加上纤细的腰围,才是更有可能长寿的秘诀。所以,家人们,可别再一味地追求瘦啦,适当的体重或许才是健康的保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在《自然・老化》上发布了一项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高龄老人胖点可能更长寿的秘密。研究人员表示,微胖的老人在营养方面可能更加完善。适度的肥胖就像是给身体储备了充足的能量,能有效避免肌少症的出现。而且,身体里一些保护性脂肪因子的存在,还能为老人的长寿增添一份优势。
近年来,大家对体重指数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关注。尤其是低体重指数的人群,和超重或轻度肥胖的老年人相比,他们的营养状态往往不太好。特别是当身体出现基础疾病或者其他风险的时候,比如感染或者患癌,身体条件好的人,就更有能力安全度过病症严重的时期。
那么,中老年人太瘦会有哪些风险呢?首先,在体重下降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肌肉量不足的情况。再加上骨量流失速度加快,就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其次,蛋白质摄入不足会让人感觉虚弱乏力,做什么都没精神。另外,还可能出现免疫力下降,各种疾病就容易找上门来;代谢紊乱也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而且脂肪量减少,身体的保暖能力下降,就更容易怕冷了。
但是,这里所说的适度超重,可不是让你毫无节制地长胖哦。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体重控制的范围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60 岁以下的人群,体重指数控制在 18.5~24.9 是最佳状态;而 60 岁以后的人群呢,则要把体重指数保持在 25~29.9 之间,这个时候,死亡风险才是最低的。
特别要注意的是,这里建议的适当超重,可不包括腰围的增长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老年内科副主任王征医师指出,很多超重但腰围较小的人,死亡风险更低。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腹型肥胖的风险,代谢疾病也相对较少。所以,家人们在关注体重的同时,可一定要留意自己的腰围呀!
虽然建议 60 岁以上的老人可以适当长点肉,但这里说的可不是脂肪,而是肌肉哦。尤其是下面这 3 个部位,保持健康的肌肉储备,对身体健康可重要啦!
胸肌越强壮,就越有利于保护我们的血管。强壮的胸肌可以提高血管的弹性,让血液循环更加顺畅,就像给身体的 “交通系统” 做了一次全面升级。这样一来,我们的心肺就能时刻保持健康活力,为身体的各个器官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
有研究发现,腰细的人臀围越大,死亡风险越低。这一结论和牛津大学发布的一篇研究不谋而合。牛津大学的研究认为,屁股大的人,血脂更健康。世界卫生组织也给出了明确的标准,腰臀比大于 1,就属于超重,有肥胖风险。所以,家人们,可别再嫌弃自己的大屁股啦,说不定它还是你健康的小卫士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腿部肌肉越强壮,出现高血压、心脏病的风险就越小。一般来说,大腿围在 46~60 厘米都是正常范围。大家不妨平时多留意一下自己的大腿围,适当锻炼腿部肌肉,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
很多老人上了年纪后,会发现体重越来越难控制了。想要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都得面面俱到。
从四十岁开始,人体的肌肉量就会像沙漏里的沙子一样,不断流失。尤其是到了 70 岁以后,这个衰减的速度更是加快了。肌肉的丢失可不仅仅影响体重,还会对骨骼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中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问题。而运动就像是给肌肉注入了一剂 “强心针”,可以刺激肌肉,减缓肌肉流失的速度。大家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等。每天坚持锻炼一会儿,让身体保持良好的体质,这可是保持健康体重的重要手段哦。
上了年纪后,老人的肠胃消化功能会逐渐衰弱,吃不了太多东西。再加上牙齿缺失,咀嚼变得困难,饮食结构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单一,这样就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所以,上了年纪后,想要好好保持健康体重,新鲜蔬果可不能少,它们就像给身体提供了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必要的肉、蛋、奶等优质蛋白也非常重要,它们是身体修复和生长的重要原料。在烹饪方式上,最好采用少盐少油的方式,避免油脂摄入过多,给身体带来负担。
家人们,健康无小事,体重更是关乎我们晚年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体重,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让我们都能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