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8-12 13:32
大家 好,我是中医柳兴印。查出肝囊肿、肾囊肿以后,发现囊肿的体积并不大,直径小于5厘米。对于这样的肝囊肿、肾囊肿,到底需不需要治疗呢?
从医学理论上来讲,5厘米以下的肝囊肿、肾囊肿都属于比较小的。西医建议5厘米以下的肝囊肿和肾囊肿患者,如果并没有出现特别明显的不适症状,暂时并不需要治疗,只需要做好定期复查,看囊肿的病情变化再做决定。
中医认为肝囊肿、肾囊肿虽然是长在不同脏器而形成的疾病,但是它们发病的根源都是同一个。从中医角度来说,肝囊肿、肾囊肿的形成,多受患者的不良情绪和不良的饮食习惯影响,导致肝气郁滞,痰湿内生,堵塞气血运行,其痰湿瘀血聚集在肝、肾,就会形成肝囊肿、肾囊肿。而“肝肾同源”,所以很多人会既长肝囊肿,也会长肾囊肿。
由此可见,当患者体内存在了形成囊肿的病理因素,就算刚查出的囊肿体积比较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不断加重,囊肿会越长越大,一旦体积超过5厘米,会对肝肾造成严重损伤,到时就不不得面临手术切除。所以中医认为不论大家长的是肝囊肿,还是肾囊肿,只观察却不解决囊肿形成的病因,只会让囊肿变得越来越重。
例如我这位肾囊肿患者,刚查出肾囊肿体积才1.5厘米,于是只先观察处理。三年左右的时间,复查肾囊肿,发现肾囊肿的体积长到了4.2厘米。患者平日里会出现腰酸腰痛、畏寒怕冷、夜尿多、小便夹有泡沫的情况。看患者舌象舌暗苔白腻。
这位患者肾阳亏损严重,其水湿、痰浊阻碍了肾的气血运行,日久就会形成瘀血,痰瘀结聚在肾中,肾囊肿就会越长越大。当肾阳亏损,气血不通,腰府失养,就会出现腰酸腰痛。肾阳亏损,膀胱气化失司,就会引发饮尿多。肾虚精关不固,蛋白漏出,就会出现泡沫尿。肾还是一身阳气根本,肾阳亏损,无法温煦机体,就会出现畏寒怕冷。
在治疗这位患者时,主要用到了附子温通肾阳,利水湿,散寒邪,以防积聚,再次促进囊肿不断长大。再用大黄制约附子药性,排出体内攒下来毒素。黄芪补益中气,滋生阳气生化。茯苓健脾排湿。陈皮疏肝理气,气行则血行,瘀血得化。山楂、灯盏花活血祛瘀。益智仁暖肾固精。杜仲补肾壮骨。患者守方加减调理一段时间后,腰酸腰痛、畏寒怕冷、夜尿多、小便夹有泡沫的情况就都没有了。后期复查B超,未查出肾囊肿。
当疾病产生时,说明体内脏腑已经出现了病理病变,这时如果不及时加以调整,病变问题并不会消失,只会越来越重。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跟大家说到这里了,大家还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