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貔貅品鉴网

探索开阳富硒茶的地理标志司法保护之路

发表时间: 2025-04-30 16:44

四月,开阳县田坎村被新绿晕染,生机勃勃。富硒茶迎来了采摘期,漫山遍野的嫩芽散发着清香,茶农们脸带笑,手中忙。

开阳县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东北部,乌江南岸,脚渡河北岸,年均无霜期276天,全年雾日达100多天,年降水日数200多天,形成了云雾缭绕、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的自然条件。而且土壤中硒元素丰富,因此孕育出优质的“富硒茶”。

依托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山地资源等优势,开阳富硒茶2013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8年跻身“中国十大富硒品牌”,2023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县种植面积8.1万亩、产量2700吨、产值2.62亿元。

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之际,贵阳中院环境资源审判庭、贵阳知识产权法庭联合清镇市法院、修文县法院、开阳县法院在开阳县揭牌设立“开阳富硒茶”地理标志司法保护实践基地,为打造开阳富硒茶特色品牌、促进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和支撑。

地理标志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用来表明商品产地。与传统设立地理标志司法保护实践基地方式不一样的是,在设立“开阳富硒茶”地理标志司法保护实践基地时,同时引入了知识产权法庭和环境资源审判庭作用。

将环境资源保护的价值理念融入到知识产权保护中,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践行。

知识产权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标志依赖特定自然环境,要维持地理标志产品的声誉和市场价值,保证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以转化为经济效益,必须保护其依赖的生态环境。

开阳县99.91%的土壤含硒,硒元素含量是全国平均值的两倍,属全国天然适度富硒区域,获评全国首批“富硒产业发展优势区”“中国富硒农产品之乡”等美誉。

因此,保护“富硒茶”不仅需要保护知识产权,更需要保护地理环境。

再者,地理标志产品能带来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使消费者在消费时会更加青睐于带有地理名字的产品,商品品牌建设与地理环境保护密不可分。

“司法保护基地的建设,为我们实施富硒品牌强农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司法保障基础,对助力我县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开阳县硒产业中心品牌建设科科长苗玲说。

贵阳中院作为全省同时具有环境资源与知识产权专门审判机构的法院,此次基地设立是全省率先探索“环、知”协同保护新机制设立的地理标志司法保护实践基地。

该基地将依托集中管辖优势,清镇法院负责环境资源案件,修文法院管辖知识产权案件,开阳法院就地开展法律服务和纠纷化解,形成跨区域、跨领域的合力保护。

以设立该基地为契机,贵阳两级法院将开展三项重点工作:合力推动与地理标志相关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护航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探索地理标志相关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路径;加强对司法服务乡村振兴问题的研究,建立健全司法裁判规则,打造地理标志协同保护实践样本。

同一天,“开阳富硒枇杷”地理标志司法保护实践基地于苗寨村设立。

春风拂硒州,地标启新章。跨领域司法资源整合的积极探索,是司法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重要体现。

这一开创性的司法保护模式将为地理标志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增强地方生态保护意识。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省拥有名特优新农产品11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54个。此次司法保护实践基地的设立与运行,将为全省地理标志保护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净媛

一审 何永利

二审 田洋

三审 欧阳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