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貔貅品鉴网

从细节看孟静娴对弘曕的不简单之情

发表时间: 2024-08-17 15:57

从细节看孟静娴对弘曕的不简单之情

孟静娴表面看温柔多情,对王爷一片痴心,虽然面善,但对她怎么都爱不起来。其实很多人只不过是被她的假象所蒙蔽,真正的孟静娴,并非单纯痴心。事实上,出身于两朝元老沛国公家嫡女的孟静娴,并没有那么单纯。

逃避选秀是假象。

在清朝,对于女子来说,选秀是人生中的大事,有的家族从女儿一出生就开始为这场选秀做准备,从小学习琴棋书画,读书认字,培养气质,也都是希望能在选秀的时候脱颖而出。

选秀不仅仅是为皇帝充实后宫,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皇帝用来收拢人心,因此入选的也不都是那些长相标致的,而是看女子身后母家的背景。

选秀不是想去就去,想逃就逃的。在那个年代,只要年龄满14岁,小于17岁的世家女子,都必须要经历选秀这个流程,选上了入住皇宫,无论日后能否宠冠六宫,除非死去,很难有出宫的可能。选不上才能由父母做主,另择良配。

孟静娴一直称病来逃避选秀,本身于理不合,她又是沛国公家嫡女,地位尊贵,按理说若是参加选秀,皇帝必定会留牌子赐香囊。但她自小见过果郡王一面之后便心系于他,发誓非果郡王不嫁。

古代女子的婚配从来由不得自己,她却能这么明目张胆的放话自己要嫁给谁。她之所以能这么做,最终原因是皇帝默许她这样做。若非如此,她执意不参加选秀就是蔑视皇权,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皇帝有意为之。

而皇上为什么这么做呢?

那时皇帝刚登基不久,刚经历过九子夺嫡,八爷,十四爷还刚被囚禁虎视眈眈,果郡王是因为母妃自愿住到安栖观,并保证永不出安栖观半步,才让皇帝放过了他。果郡王的母妃非常受先帝宠爱,果郡王又很有才华,因此被很多大臣议过储。

皇帝对他心有芥蒂,因此自从皇帝登基以后,果郡王便收起锋芒,和皇帝下棋常常故意输给他,做任何事都很低调,就是怕引起皇帝的嫉妒而召来杀身之祸。

但是皇帝想稳固政权,就必须监视往日曾经威胁到自己地位的皇子们,果郡王太优秀了,对于这个备受先帝宠爱又文武双全的弟弟,他不得不防。

而沛国公是两朝元老,对皇帝忠心耿耿,一心恩佐他,因此孟静娴就是派到果郡王府的最佳人选。让孟静娴成为果郡王的枕边人,到时候有什么风吹草动,沛国公便能第一时间上报皇上。

再说到孟静娴本人,若是她不够聪明伶俐,也不会被皇帝选中来委以重任,因此她表面的这些痴情单纯都是表演出来的。

也因为这样,进入王府之后她便能成功称病,导致浣碧对她放松了警惕。若是真的体弱多病,又怎么能在进入王府以后与果郡王一次缠绵就怀上孩子。

看来这些只不过都是孟静娴的一些手段而已。浣碧所拿到的掌家之权,于她而言,便是根本就不想要的。她出身名门,本就养尊处优,从小享惯了清福,这些杂事本就厌烦,更何况,她心系王爷,只想把心放在王爷身上,不想其他琐事烦心。

另外管家本就不是什么容易事,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威严,很容易得罪下人。而孟静娴却可以时常找到机会拉拢下人,为她在府里树立好人设添砖加瓦,以后办事也就容易的多。

浣碧进宫看望长姐的时候说过一句:“王爷待孟静娴比待我亲近,府里的人竟也渐渐势力起来,回去了也没什么意思。”这句话也从侧面反映了孟静娴确实不是等闲之辈。

而孟静娴怀孕之后,第一时间来到甄嬛宫中,她不仅仅是去炫耀自己比浣碧早一步怀了王爷的孩子,而是去提醒甄嬛,她怀孕的事没有外人知晓。

也就是告诉甄嬛,浣碧可以当做不知道,但是你这个长姐一定要转告她,这事无外人知道,若是自己有个什么闪失,孩子有个三长两短的话,便与浣碧脱不了干系。请你一定要嘱咐好了妹妹,不要干傻事。

后来孟静娴喂六阿哥粥时,先用勺子舀了一小口试试温度,原本是想向甄嬛示好,二来也在王爷面前表现一下,她知道王爷喜欢甄嬛,若是自己表现的对甄嬛母子亲近,那么王爷必定爱屋及乌,也会对她好一点。倘若有朝一日王爷要立福晋的话,那么她的胜算就会大一些。

谁知道,本只想做个秀的,却喝下了有毒的汤。机关算尽,还是被自己的一丝贪念害了。如果没有这个心思,也不知道把命都搭上了。

这也不难明白孟静娴从来就不是等闲之辈,她心思深沉,善于谋划,对果郡王的爱并不那么单纯,对于孟静娴,真得很难喜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