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貔貅品鉴网

探寻乾隆宝玺在欧洲的价值与历史地位解析

发表时间: 2024-08-17 12:01

探寻乾隆宝玺在欧洲的价值与历史地位解析


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中,一尊乾隆帝御用的寿山石雕太狮少狮纽乾隆御览之宝”玺以1.53亿港元高价成交,创下了宝玺亚洲拍卖的新纪录,并成为苏富比历史上最昂贵的印玺成交品。

本期,我们就来聊聊这枚乾隆帝御宝太狮少狮钮寿山石玺有何特别之处。


乾隆御览之宝」寿山石玺地位有多高?

说文》有云:「玺,王者印也。所以主土。从土,尔声。籀文从玉。」。古曰天子所佩为「玺」,玺印是凭证工具之一,无玺书则王言无以达四海,玺印约滥觞于东周,秦大统寰宇后,唯皇帝所掌独称为「玺」,至武曌,改「玺」名「宝」,后历代延续相称,直至明清时方「宝」、「玺」并用。

康熙帝起,每一位清代帝王都会在继位后令内务府造办处制作这种专属于帝王的宝玺。1736年乾隆登基,这一年起他终于可以制作属于自己的帝王印玺了。他下令宫廷里经验最丰富的匠人制作了这件印玺,于此同时清宫中的帝王珍藏也随之易主。

1799年乾隆皇帝驾崩后,此印藏贮寿皇殿,乃供奉历代清帝之所,眺望紫禁城。清末动荡之年,逾百年后,「乾隆帝御览太狮少狮纽寿山石玺」辗转流落欧洲,1965年在伦敦苏富比复现,由明辨善鉴的收藏家吴权投得,自此隐存超过50载,不为世人所见。

历经半个世纪的秘藏后,于2022年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重现拍场。经过激烈竞价,最终以1.31亿港元落槌(不含佣金),加佣金后成交价为1.53334亿港元。这一成交价不仅刷新了寿山石印章的拍卖纪录,也再次证明了乾隆御用宝玺的市场价值和收藏潜力。

清康熙至雍正初年 / 乾隆 乾隆帝御宝太狮少狮钮寿山石玺

尺寸:7.8 x 7.8 x 高 10.7 公分

成交价格:153,334,000 港币

印文:乾隆御览之宝

此印玺采用的材质为寿山石,属于明清时期帝后制印的重要材料。此印玺选用白色寿山石制作而成,温润细腻,工艺精巧。其上一大两小三只狮子伏地,大狮体型彪悍、卧姿优雅,小狮顽皮可爱,是典型的“太狮少狮“主题。此主题代表了子嗣昌盛,亦是表明乾隆帝对于其储君的殷切期盼以及大清江山的美好祝福。

寿山石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寿山村,为中国四大印石之一。“洁净如玉,柔而易攻”的寿山石在元明时期逐渐成为民间篆刻的主要材料,备受文人与篆刻家欣赏。

明清之际,寿山石进入宫廷,与金、银、铜、玉等材料并列成为玺印用材,并逐渐占据重要位置。寿山石中的田黄石、芙蓉石所制玺印更是被王侯将相视若珍宝。

康熙 康熙帝御宝寿山石瑞兽钮方玺

据《乾隆宝薮》及存世实物估算,乾隆一生刻制的玺印达1800余枚,可谓历代帝王用印之最。在材质上,乾隆玺印也是多种多样,包括铜、玉、石、水晶玛瑙、象牙等等,其中玉质宝玺的比例最多,玉石品种包括和田玉青白玉青玉墨玉、汉玉等,总量达600余方。

在此之前,曾有两方“乾隆御览之宝”现身拍卖市场,俱以天价易手,其他一些印文的玉玺,在拍卖场上同样深受追捧。

2011年,在北京保利拍卖秋拍中,一枚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白玉御题诗“太上皇帝”圆玺以1.61亿元成交。

在香港苏富比2021春拍“中国艺术珍品”专场中,上拍一枚清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玉玺,御玺估价1.25-1.8亿港元,以9500万港元起拍,最终成交价超1.46亿港元,成为2021年香港春拍瓷玉古董成交之冠。

清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玉玺

在北京保利2019春季拍卖会中,清乾隆皇帝一生最大的“信天主人”宝玺,以9430万元成交,居古董珍玩夜场亚军。

“信天主人”宝玺


这些国宝画作上

都钤下了“乾隆御览之宝”印

乾隆帝,作为历史上著名的艺术鉴赏家,其独特的方式之一便是在珍爱的收藏品上钤印御宝,这不仅是“朕已阅,甚爱之”的含蓄表达,更蕴含了他对艺术品的深刻认同与珍视。

被誉为“弹幕先驱”或“印鉴雅士”的他,在欣赏传世名画时,不吝以印玺为媒介,留下自己的印记,这些印章往往巧妙地融入画面之中,即便位于中心位置,也显得和谐而不突兀,展现了乾隆帝既具个人风格又不失艺术尊重的品味。

此玺在乾隆年间就常被用于众多著名书画作品上,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南宋马远《水图》、范宽《谿山行旅图》等,印面六字「乾隆御览之宝」,诚然鉴藏宝玺中最具代表性者。其独特的钤印历史与所附作品的卓越地位,使其成为市场上的珍稀之宝。


范宽〈溪山行旅图〉

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

面对这江山的广阔与美景,乾隆帝也为之震撼,忍不住点了一个大大的“赞”,在画面末尾的留白处按下了此印玺,并写下了一首御题诗感叹岁月流转、点评历史上的帝王功过是非。

北宋郭熙早春图

南宋杰出画家马远,以其精妙绝伦的水墨技艺闻名遐迩,其代表作《水图》卷,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犹如一幅流动的自然诗篇,以十二幅细腻入微的画卷,精妙捕捉了水之千姿百态——从湖光之潋滟温柔,到长江之浩瀚无垠,无不展现了大自然中水的灵动与深邃。

北宋郭熙《早春图》(局部)

在这份由自然引发的心旷神怡与精神振奋之中,乾隆皇帝难掩心中喜悦与赞叹,他轻抬御手,于画作之上钤下“乾隆御览之宝”的朱红印记,这不仅仅是对马远艺术造诣的认可,更是对这幅《水图》所承载的自然之美与心灵意境的深深致敬。


(备注: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