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貔貅品鉴网

吃中药需谨慎:部分草药可能对肝肾有害!

发表时间: 2024-11-12 09:22

吃中药需谨慎:部分草药可能对肝肾有害!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王女士是一位崇尚自然疗法的健康爱好者。她一直相信,草本植物比西药更安全,毕竟“中药来自大自然,副作用小”。因为常年失眠,她开始服用一些安神的中药方子。然而,几个月后,她的体检报告却显示肝酶异常升高,医生提醒她,这可能与她长期服用某些中药有关。这让王女士大吃一惊——中药真的会伤肝伤肾吗?

中药的“纯天然”标签让许多人放松了警惕,认为它们不会像西药那样带来强烈的副作用。事实上,虽然中药确实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应用经验,但并非所有中药都能随意使用。

尤其是一些常见的草药,长期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伤。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四种常见的中药,以及不合理使用可能带来的风险。

1.马兜铃:潜藏的肾毒性危机

马兜铃酸,这个名字或许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陌生,但它却是许多中药中的常见成分。马兜铃酸存在于马兜铃属植物中,常用于一些止咳、清热的中药方剂中。然而,研究表明,马兜铃酸对肾脏具有强烈的毒性,甚至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

有些患者在服用含有马兜铃成分的中药后,出现了严重的肾损伤,甚至发展为“马兜铃酸肾病”。这种疾病进展迅速,患者肾功能衰退,最终不得不依赖透析。

马兜铃酸还与某些癌症的发生有关,尤其是泌尿系统的肿瘤。尽管马兜铃酸的危害已被大量研究证实,但一些含有该成分的中药仍在市场上流通,提醒大家务必小心使用。

2.何首乌:养发补肾,还是损肝元凶?

何首乌因其“乌发养颜”的功效而备受推崇,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常年服用以期达到抗衰老的效果。然而,何首乌虽有补益肝肾的功效,却也被多项研究证明,长期或过量使用何首乌会导致肝脏损伤。

何首乌含有一种叫做蒽醌类的化合物,这是一种潜在的肝毒性物质。临床上,不少患者因长期服用何首乌而出现肝功能异常,甚至发展为药物性肝炎。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器官,长期负担过重会逐渐损伤肝细胞,进而影响全身健康。尤其是那些体质虚弱或本身肝脏功能不佳的人,更应谨慎使用。

3.甘草:药食同源的甜蜜陷阱

甘草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中药,广泛用于调和药性、缓解咳嗽、解毒等。由于其甜味,甘草还被广泛用于食品和饮料中。不少人认为甘草既是药,又是食物,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副作用。然而,甘草的“甜蜜”背后却潜藏着一些健康隐患。

甘草中的主要成分甘草酸,有着类固醇激素样的作用,长期或大量摄入可能导致水钠潴留,引发高血压和低钾血症,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或肌肉无力。

特别是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长期服用含甘草的药物可能加重病情,因此甘草虽常见,但也不可过量使用。

4.丹参:活血化瘀,还是伤肝的隐形杀手?

丹参是一味常见的活血化瘀药,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中。许多人认为,丹参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然而,近期医学研究发现,丹参中的某些成分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可能对肝脏产生负担。

某些患者在长期服用丹参制剂后,出现了肝功能异常,甚至发生了药物性肝炎。虽然丹参的活血功效备受推崇,但并不意味着它适合所有人,尤其是那些肝脏功能本就较弱的人群,使用丹参应格外小心,避免过量或长期使用。

通过王女士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中药并非绝对安全。中药虽源自天然,但其中的某些成分对人体的影响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肝脏和肾脏是人体解毒和排泄的重要器官,长时间承受药物的代谢负担,可能导致不可逆的损害。

在使用中药时,患者应树立“是药三分毒”的观念,切勿因为“天然”或“历史悠久”而掉以轻心。每个人体质不同,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方式也有所差异,因此在使用中药之前,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基础疾病或长期服药的人群,更应谨慎。

专业指导下的安全用药

中药的治疗效果不容否认,但它绝不是“无害”的代名词。盲目跟风使用某些“热门”中药,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都应根据个体情况,遵医嘱使用,切勿自行调配或长期服用。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尤其是与肝肾相关的异常反应,务必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中药的魅力在于它的多样性和独特的调理作用,但也正因为这种复杂性,我们更需要理性对待。科学用药,才是维护健康的正确方式。

参考文献

中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2018). 中药药物性肝损伤的监测分析及应对策略. 《中国药物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