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貔貅品鉴网

立冬时节话晴天,未来天气走势揭秘!

发表时间: 2024-11-07 09:00

立冬时节话晴天,未来天气走势揭秘!

导语:今日立冬,老话说“最怕立冬一日晴”,立冬晴天有啥预兆?早了解。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岁月匆匆,今天就是11月7日了,我们正式迎来了立冬节气。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立冬,标志着冬季已经拉开了序幕。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为冬三月之始。立冬节气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传统。在古时候,立冬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每年的立冬交节,要举行盛大的迎冬、贺冬的仪式。此外,民间还有很多有关立冬的传统活动,比如祭祖、吃饺子、酿黄酒、补冬、饮宴、腌菜等等。

古人将立冬节气分为三候

在《逸周书·时训解》中这样写到:“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月令七‏十二集解》中,将立冬三候梳理记录,并进行了相应的解释。

啥意思?

一候,水始冰。所谓“水始冰”,意为水面初凝,未至于坚。这就是说立冬开始,水面刚刚开始结冰,远非坚冰。

二候,地始冻。此时土地开始积聚寒气,开始冻结。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就是大型的鸟类,蜃指大蛤。到了此时,雉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它们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古人误认为雉到立冬后变成了大蛤。

立冬节气,气温逐渐下降,寒冷将成为天气的主基调。立冬,不仅是一个标志着季节更迭的节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农业时点。立冬时节北方农林作物将进入越冬期,而南方大部分地区的秋收、秋管、秋种也接近尾声。

今年的立冬有何特点?今年立冬时间对应的是农历十月初七。不难看出,今年是‌“立冬在月头”。

老话说“冬在头,冻死牛;冬在中,暖洋洋;冬在尾,倒春寒”。

这句农谚是说:如果立冬在月头,那么到了冬天会很冷,甚至要冻死牛(当然,这只是一种形容寒冷的表现手法);如果立冬在月中,冬天会暖意融融;如果立冬在月尾,到了转年开春儿会经历“倒春寒”。今年的立冬在农历十月的开头,按这句农谚判断,今年的冬天会很冷哟,不知道会不会成为现实?

农业生产和气候的变化密不可分,可古代没有天气预报,他们能不能通过对天气的观察预测当年冬天的冷暖呢?可以的!古人判断的依据就是通过立冬这天的天气来预判冬天是冷是暖,雨雪多不多,虽然在现代人看来并没有太多科学根据,但在当时还是有很大作用的,甚至有些经验直到现在仍具有参考意义。关于立冬,有句老话说“最怕立冬一日晴”,今日立冬,立冬晴天有啥预兆?接下来,咱们就来看看农谚是怎么说的。

一、立冬晴,暖一冬。

这句农谚说的是:如果立冬当天是晴天,那么根据老祖宗的经验来看,整个冬天都会相对暖和。相对应的是,如果立冬当天是阴天下雨,则预兆着接下来的天气会比较寒冷。

今天立冬,不知道您那里的天气如何?暖冬对于咱们普通人的生活显然更加有利,不用担心风雪交加、寒风刺骨,但这对农业生产来说并不是好消息。因为,暖冬气候使得土壤中的害虫和病菌能够安全越冬,来年春季病虫害风险加大;同时,暖冬会导致土壤水分蒸发加快,从而造成干旱缺水,庄稼的出苗率和生长就会受影响;冬季过于温暖还会造成作物提前生长,出现小麦过早抽苔等现象,这对收成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您看,这么多的坏处,您说老祖宗能不怕“立冬一日晴”吗?

二、立‮冬日头大,冬天穿单衣。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立冬这天天气晴朗,穿单薄的衣服也能过冬。冬季穿单衣的现象,可能南方的小伙伴可以见到,在我们北方可是见不到的,只是说冬天衣服穿得相对少一些,不用穿厚厚的棉衣棉裤,意味着冬天不怎么冷。

三、立冬湿漉漉,大雪过田坎。

这句农谚也好理解,按照老祖宗的经验来看,如果立冬这天下雨或下雪,那这个冬天会雪花纷飞,大雪盈尺,厚重的积雪会没过田埂。

这么大的雪,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上班上学出行困难,但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却是件好事情。像“瑞雪兆丰年”和“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这些老话,都说明了冬天雨雪多非常有利于麦子获得丰收。

四、立冬要下雨,冬天冻死牛。

再来看这句立冬的农谚,啥意思?如果立冬这天要是下雨了,就预兆着冬季会很冷,连牛都要被冻死了。

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老祖宗所要表达的是,如果立冬下雨,冬天就会异常寒冷,连牛这种怕热不怕冷的动物都有可能被冻死。

总结:老话说“最怕立冬一日晴”还是很有道理的,“立冬晴,一冬晴”。如果立冬这天是晴天,那么整个冬天就会比较暖和,这会导致冬小麦过早发芽生长,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到了来年开春,遇上倒春寒,庄稼就会缺乏抗寒能力,从而受冻减产。说立冬怕天晴,其实就是怕暖冬。

今日立冬,你们那边天气如何?欢迎大家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