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貔貅品鉴网

《金刚经》的力量与感悟:心灵成长的阶梯

发表时间: 2024-07-27 13:00

《金刚经》的力量与感悟:心灵成长的阶梯

上周,从书柜里取塔香时,猛然看到摆在里面的小墨香书《金刚经》。这本《金刚经》是2017年在成都宽窄巷子的一家书店里请的。当时单纯是为了好奇——从未见过这样小开本的书,其装帧古雅,且有淡淡的檀香味。同时还买了两本书,一本《史记》,一本《瑜珈》,同属小墨香书系列。还请了一本木刻版的《心经》。

请回《金刚经》之后,并未学习,只将它与《史记》《瑜珈》一起,在书架上束之高阁。过段时间掸尘,便会取出放在一边,收拾好之后,再请回原处。未曾细究,只是觉得生活忙忙乱乱。或者,也是没有那种心情。人在浮躁时,整个人都是飘在空中的,很难踏实做事,踏实读书。


这一次,在取出《金刚经》掸尘时,很郑重地翻阅,之后便爱不释手。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将这本小巧的小墨香书随身带着,只要有空,就拿出细读几节。尤其是坐在公交车上,人声鼎沸,却不闻于耳。佛经的精妙,能让人沉浸其中,忘却身处的环境。

照顾父母的间隙,也会取出《金刚经》小读,其中的欢喜,非寻常事可比。与一朋友讲起,她开心地恭喜我,说这就叫法喜。与另一朋友说起,他亦说这是法喜,且非人人能够获得。这种法喜,应是真正领会了佛经的含义,领悟了其中的精妙。而真正的法喜,应是清微的欢喜,淡淡的欣悦,所谓清欢。听他这样一讲,确实感觉是有这样一种清欢在心头。是否真正领悟了佛法,却也不敢妄言。


喝茶时,找来一些讲解《金刚经》的视频来看。宣讲人个人的修为与气质决定了宣讲的质量与影响。有一位网络大咖,讲 解《金刚经》的视频相当多,且成系列。然而,只看了其中一个视频几分钟,就不想再看下去了。他不像一个读经人,他像一个传销者。他慷慨激昂的样子,更像是在做销售、卖产品。还有一位女士,年纪很轻,她讲解《金刚经》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能应用到哪些。她的讲解,很努力,但因修为尚浅,知识结构也未成形,不能打动听众的心。

蒋勋先生一直是我所喜爱的作家和美学家,他人品贵重,性格恬然。正因如此,使他讲解的《金刚经》能真正打动每一个听众的心。所谓水是沸的,心是静的。一个人内在所持有的安静力量,必能传导给他周遭的人。


蒋勋先生从小就在父亲的影响下读《金刚经》,且日常练习书法,也多是在抄写《金刚经》。因此,这部佛经就是他的日常,是他生命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说,在父亲去世的那一年,他接到人在巴黎的姐姐的电话,说父亲病重,让他去巴黎一趟,还单另告知,要准备一套深色西装。这句话让他害怕,这意味着,他与父亲的见面可能会是永诀。在去巴黎的飞机上,他感到深深的恐惧。然而,他眼前突然闪现出《金刚经》中的经文“不惊不怖不畏”。那一刻,经文照耀了他,使他突然就安静下来,不再恐惧。他知道,从小教他读《金刚经》的父亲,一定希望他此刻能安静平和,坦然地面对生死这一生命的大课题。他开始默诵《金刚经》,将之回向给病中的父亲。

听蒋勋先生这样讲解《金刚经》,整个人顿时安静下来,心无杂念。因为他是安静的,听众也被带入到安静的气氛中。他的气场,是《金刚经》带来的,亦是他个人修为的体现。同时也想起,因为开始读经,我自己也能真正安静下来,一年多以来因担心父亲身体而经常辗转难眠的状态,在最近得到了修复。内心亦“不惊不怖不畏”。有亲人在家中照顾父母时,亦能安然在自己家里做一些工作上的事,以及料理好配偶、猫狗及个人的生活,使之井井有条、安然有序。


与朋友交流读《金刚经》的心得。她说,你请回《金刚经》多年,一直‌未曾翻开,那是机缘未到。有多少人的书架上,也都摆放了一本《金刚经》,但在他们的人生里,至死都没有翻开过它。能够细品《金刚经》,还能感受法喜,是多么美妙的缘分。她的一个朋友,读了多年《金刚经》,能够全文背诵,并流畅地讲解。然而,《金刚经》要传播的佛法,从未能够真正照耀她的生活,她仍然过得一塌糊涂,屡有违例。还有人亦能背诵《金刚经》,自称是虔诚的佛弟子,强迫自己遵守听来的戒律,亦强迫他人同自己一起执行。然而,对于经文的真正涵义,却支支吾吾,不求甚解,或者完全就理解不了……

近段时间读经,常常会回想过去的生活。想到一些片段,暗自汗颜。自己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曾经做错过许多事,有过许多纵情恣性之行为。然而,“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只有常住的真心是寂静无声的,以往的心念不驻留,现在的心念不执著,未来的心念不预料,自性般若的清净心才能生发出来。最终,才会生出菩提心。

[谢谢][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