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13 14:5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李芳是一名58岁的商场导购,最近一段时间总觉得早晚温差大,身体也有些吃不消。以前每天早上五点准时起床,去公园绕湖跑两圈,但最近她开始有点犹豫。
早晨起来时,喉咙有点干痒,偶尔还伴随轻微的咳嗽,尤其在换季的时候,症状更为明显。她想,这可能是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从前了。直到有一天,她在工作时突然感到呼吸有些困难,连忙坐下休息。旁边的同事见状,急忙劝她去医院检查一下。李芳心里开始打鼓,这会不会是呼吸道出了问题?她一直以为感冒咳嗽是小事,没想到可能会有更严重的隐患。
季节更替时,像李芳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医生提醒,换季时呼吸道疾病高发,尤其对于老年人,更要警惕这类问题的出现。呼吸系统是人体最为脆弱的系统之一,温差变化、空气干燥、病毒细菌的滋生,都会增加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那么,究竟哪些行为容易在换季时诱发呼吸道问题呢?医生给出了明确的建议:早晚这三件事,尤其要少做。
*一、不要过早出门锻炼
早晨似乎是锻炼的黄金时段,空气清新,人们也有更多的时间。然而,李芳那天的症状恰恰提醒了我们,早晨的空气并不如想象中那么“清新”。尤其是在秋冬换季时,早晚的气温低,空气中的湿度也较大,容易刺激呼吸道。
许多老年人喜欢在清晨5点或6点出门跑步或散步,认为晨练对身体有益,但忽略了此时的空气质量问题。根据《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秋冬季节早晨的空气中悬浮颗粒物较多,尤其是雾霾天气时,悬浮颗粒和微生物含量较高,直接吸入这些污染物容易引发或加重呼吸道疾病。
因此,早晨锻炼的时间不宜过早,最好等太阳升起后,空气中的水分蒸发,温度稍微上升,空气质量有所改善时再出门运动。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的老年人,更应特别小心,避免在清晨或空气质量不佳时进行剧烈运动。
二、避免晚间长时间开窗通风
许多人习惯晚上睡觉前开窗透气,尤其是在天气稍微凉爽的季节。然而,晚间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湿度增加,寒冷的空气容易趁虚而入,刺激呼吸道。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长时间吸入冷空气可能引发支气管痉挛,甚至导致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急性发作。李芳的丈夫张先生在一次晚间长时间开窗后,第二天醒来就感到嗓子干涩,咳嗽不止,最终在医生的建议下才意识到是夜间吸入了冷空气所致。
根据《中国呼吸与危重病学》的一篇研究文章指出,夜间温度骤降时,体内的免疫系统会变得更加脆弱,呼吸道对冷空气的应激反应也更为敏感。
因此,夜间通风要适度,特别是温度骤降的情况下,不建议长时间开窗,保持室内适当的湿度和温暖更为重要。可以考虑在空气干燥的季节使用加湿器,以减轻呼吸道的不适。
三、少去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
换季时,正是感冒、流感等病毒高发期。公共场所人流密集,空气流通不畅,容易成为病毒和细菌的传播温床。尤其是商场、地铁、超市等封闭空间,如果老年人长时间待在里面,极易受到病毒侵袭。李芳作为商场导购,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常常戴上口罩,但身边的许多顾客却并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这让她感到担忧。她的同事小王也曾因为在换季时得了重感冒,连续咳嗽了好几个星期才好转。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曾提及,病毒感染是导致呼吸道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秋冬换季时,空气干燥、免疫力下降,病毒容易通过空气传播。因此,避免长时间在密闭的公共场所逗留,特别是在流感高发季节,佩戴口罩和勤洗手等防护措施必不可少。对于老年人,外出时尽量避开人流高峰期,如果必须前往公共场所,也应尽量减少停留时间,并合理穿戴以防寒保暖。
李芳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调整了生活习惯。她不再早早出门锻炼,而是选择在上午十点左右,阳光充足、气温适宜时去公园散步;晚上也不再长时间开窗,改为睡前透透气后关好窗户;逛商场时,她也开始更加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在换季时过多接触生病的顾客。她的呼吸道问题逐渐得到了缓解,身体状况也有了明显好转。
换季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变得更加脆弱,尤其是呼吸道抵抗力下降。对于老年人来说,早晚的生活细节尤为重要,稍有不慎,便可能诱发呼吸道疾病。医生提醒,换季时做好自我防护,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便能有效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文中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身体不适应及时寻求医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