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貔貅品鉴网

晋中之旅:双林寺的彩塑艺术尽收眼底

发表时间: 2024-09-16 16:23

晋中之旅:双林寺的彩塑艺术尽收眼底

东方彩塑 一眼千年

国宝快照

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因平遥县古时曾为中都城而得名。

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的“姑姑之碑”记载,寺院的重修年代可追溯到北齐武平二年(571年),后毁于兵燹;

时修葺一新,并取佛经上“佛陀双林入天”之说,更名为“双林寺”;

金元之际毁于战火;

明代依旧址重建;

双林寺以其精湛的彩塑艺术闻名遐迩,被誉为“古代雕塑博物馆”“东方彩塑艺术宝庫”。

悟空之眼看国宝

199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平遥古城列人《世界遗产名录》时,界定的清单目录是“一城两寺”,这“两寺”之一便是双林寺和镇国寺双林寺坐北朝南,占地1.5万平方米,为十组殿堂组成的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是以天王殿、释迦殿为主的一进院落,大雄宝殿、千佛殿、菩萨殿等构成的二进院落,以及娘娘殿、贞义祠等组成的三进院落。整个寺庙建筑古朴大气、氛围素雅宁静,寺内唐槐苍翠、宋碑巍然、明钟悠扬,共同编织了一幅古朴而生动的画面。

千佛殿彩塑

分布于寺内各个殿堂的两千余尊元明彩塑,从几十厘米到三四米不等,巧妙结合了圆雕、浮雕、壁塑、悬塑等多种雕塑手法,既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内涵,又展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卓越技艺和丰富想象力。

菩萨殿主像千手千眼观音

在双林寺内,大多彩塑采用悬塑手法制作,许多塑像前倾10度至20度,能感受到很强的立体效果。而这种彩塑是在木质骨架上根据形体需要以麻绳、草等材料捆扎,再以晋中地区特有的红胶泥为材质,经过沥粉、贴金、着色、敷彩等多道工序才得以最终完成。这既解决了观者的视觉差,又改变了泥塑直立的传统雕塑方式,是古代匠师将力学与雕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水月观音像

千佛殿是双林寺中轴线上的最后一个殿,殿内正中坐像为水月观音,也称自在观音这尊观音像动作自如潇洒、姿态舒畅自然,一腿屈蹲、一脚轻踏莲叶,重心落于左胯和左手上,好像稍一用力就会站起来,打破了人们印象中观音像直立或打坐的固定形象,是一尊独具匠心的经典之作。

韦陀像

立于自在观音左侧的韦陀像,是双林寺彩塑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尊,在很多美术史教材中已成为古代杰出彩塑作品的典范。虽然这尊塑像为静立状,但其从头到脚贯穿的“S”形曲线、飞舞的衣带,都让人感觉到强劲的力度和动势,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一位生活中的将军形象,其神形兼备的状态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全国韦陀之冠”。

游客从进入山门到登上天王殿台阶,无论在通道上哪个位置,都能和天王殿廊檐下其中一尊金刚目会神遇。古代工匠巧妙地借助塑像眼神的刻画,拉近了金刚同观者的距离,极大地增强了金刚咄咄逼人的艺术效果。

作为一座集历史、艺术、宗教于一体的文化艺术宝库,双林寺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闪耀着恒久光彩,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工匠们的卓越技艺和丰富想象力,也传承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山西晚报 记者 张杨

视频/晋中日报 记者 张浩亮

图/晋中日报 记者 唐伟青

来源:晋中日报

编辑:解玮

审核:裴众

监制:张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