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2-12-11 08:0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今早睁眼醒来,手机上有一条外省茶友的留言。
他说,自己最近闲在家里,把柜子都整理了一遍。
结果,从里面翻出了很多过期的茶叶。
有些是朋友送的,有些是自己买的,还有一些因为时间太久远,成了“来路不明”的茶叶。
另外,外包装上若是没有印上生产日期,就不知道过期没。
对方说,应该还能喝。
只要味道没变,就没问题。
如果是过去,村姑陈必然会大力阻止这种行为,并建议茶友赶紧扔掉。
但目前来看,某些地区依然收不到快递。
物尽其用,要物尽其用,每一样东西都不能浪费。
在我隐隐担心着各位买茶问题时,李麻花说,别担心了,喜欢喝茶的人一般家里都有库存。
不如你写一篇六大茶类的适饮期,教大家该喝的喝,该扔的扔,不是更实用吗?
嗯,好主意。
终于,今天李麻花聪明了一回,奖励一杯白毫银针。
《2》
六大茶类中,适饮期最短的,当属绿茶。
很多人都知道,绿茶要趁鲜喝。
当年的绿茶,色泽嫩绿,口感鲜爽,香气馥郁且富有层次,可以称得上是色香味俱全。
然而,隔年的绿茶,表现就没有这么精彩了。
这里头的根本原因,和绿茶的工艺有关。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加工时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杀青。
大家或许在视频里看过绿茶的制作,把采下来的青叶,放在一只大大的铁锅里。
铁锅的下方,烧着火,意味着锅里的温度在不断上升,制茶师用手翻炒茶叶,这就是在给它们“杀青”。
当然,这只是杀青的方式之一。
除了上述的铁锅炒青,还有烘青、蒸青、晒青等。
其中的原理,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茶多酚的酶促氧化作用。
因此,绿茶杀青之后,体内保留下了大量的天然物质。
趁鲜喝,能体会到绿茶的新鲜、鲜爽、芳香,灵动 。
但时间一长,绿茶就会渐渐氧化,最引以为傲的“鲜味”,随之消失。
喝起来,非但不再清鲜爽口,反而多了一股沉闷的味道。
为了尽量保留绿茶的鲜爽,有人想到了用冰箱,在低温冷藏状态下,延续绿茶的特色。
但即使如此,绿茶的保质期也不会超过2年。
最佳适饮期,村姑陈建议在1年内喝完。
毕竟,绿茶的产量高,优秀的绿茶,年年表现都不错。
喝完之后再买,岂不乐哉?
《3》
岩茶和红茶的保质期,圈内争议不断。
一般情况下,岩茶和红茶的包装上,注明的保质期都是3年。
但是,有些人固执地认为,岩茶和红茶也可以像白茶与熟普那般,越陈越香。
理由是,他们喝过,或者听闻身边的人说,老岩茶、老红茶,别有一番风味。
从专业角度来看,还是要理性存茶。
的确有一些专业的收藏家,在他们手中,存出了少量的香气滋味都不错的老岩茶和老红茶。
但离不开他们超强的鉴茶能力,以及丰富的存茶经验,以及存茶设备。
十分严格地控制温度和湿度,并定期检查。
譬如,先前在武夷山胡歌家,喝到了一款老水仙,二十年陈的。
那香气,那滋味,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汤水极醇极厚,浆感丰沛,仿佛整个口腔都被饱满的汁水包裹着。
还有一股老熟普的沉稳气息,落在汤水里。
所以,我们不否认这世上存在着好喝的老岩茶,以及老红茶。
可也仅仅只是某一款,少之又少。
是因为茶农在制作的时候,就打算长期保存起来,所以用更加苛刻的标准来制作,才能生成如此优秀的品质。
而现如今,市面上在销售的老岩茶、老红茶,只是当初没卖出去而已。
新茶的时候卖不掉,才被迫封存了三五年,等到年份上去了,再“倚老卖老”。
彼时,大概率买到的,不是优秀的老茶。
至于那些打算自己存老岩茶和老红茶的普通的喝茶者,村姑陈依然不建议大家这么做。
因为经验有限,想要达到专业的程度,显然困难很大。
存出来的岩茶与红茶,有极大的返青风险,香气滋味纷纷下滑,错过了适饮期。
所以,存茶切不可盲目。
否则,留来留去,留成了愁。
《4》
白茶能“越陈越香”,是圈内公认的说法。
简朴的工艺,赋予了它长期储存的价值。
由于没有杀青,所以体内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得以保留。
白茶体内的茶多酚以及其它物质,会随着时间的陈化,不断发生转化,从而生出新的营养物质。
同时,白茶还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美誉。
可是,有一部分茶友,误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本意只是,一年的白茶,具有茶性;三年的白茶,会慢慢具有药性;到了七年,就是稀世珍宝了,更要好好爱惜。
但在他们看来,白茶至少要放三年,才好喝。
而一年的白茶,还只是普普通通的茶叶,没有特色。
其实,并非如此。
白茶在不同的阶段,各有特色,最大的区别,在于香气和滋味。
新茶胜在鲜爽、空灵、清润,香气馥郁,以毫香、花香、草药香为特点。
老茶胜在沉稳、浓郁、醇厚,汤感饱满,以药香、陈香、粽叶香、枣香为特点。
因此,刚刚买回来的白茶,不必刻意存满3年再喝。
新白茶,同样很好喝。
存白茶的乐趣,除了看它一天一天变老,变得更有价值,更重要的是,感受白茶在不同阶段的风味。
从清新的毫香,变成成熟的稻谷香;从清郁的草药香,变成沉郁的根茎类中药香;从鲜美的花香,变成内敛幽深的花香……
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把不同年份的白茶,对比着喝。
如此一来,就能更深切地喝懂白茶,成为真正的高手。
瞬息万变,才是白茶的精髓所在。
《5》
今年的双12,处处都显得冷清。
可能是因为,有了前车之鉴,每个人家里都囤了足够半年以上的物资了吧。
将来,出门会更自由,物质会更丰富。
但这段生活,应该会深深地烙在备受煎熬的人记忆里。
宁缺毋滥,是很多喝茶人的心得。
有时候,过期的茶叶,该浪费,就要浪费,万一喝了拉肚子,得不偿失。
当然,超过了保质期,未必代表着一定会变质。
具体地,还得各位根据香气和滋味的变化,去感知。
绿茶、白茶、岩茶、红茶,适饮期大不相同。
可见,百花齐放,才是茶界的真理,更是大势所趋。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