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09 14:30
文 | 地缘史料
编辑 | 地缘史料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27年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随着国民革命的推进,诸多封建习俗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女性束胸这一传统陋习也在这一时期成为了改革的焦点。
广东省政府在1927年出台了一项严厉禁令,要求全省女性在三个月内禁止束胸,违者将被罚款五十大洋,这一禁令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讨论,也催生了“天乳运动”——一场旨在解放女性身体、反对束胸的社会运动。
在这一背景下,许多问题随之而来:为何束胸这一习俗在封建社会盛行?政府为何如此坚决地推行“天乳运动”?这场运动又是如何影响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身体自主权的?
在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长期处于极其低下的状态,男尊女卑的思想主导着社会的价值观念,女性的社会角色被局限在家庭内部,主要任务就是生儿育女,服从男性的需求。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女性的身体逐渐成为男权社会控制的对象,女性的外貌和举止都要符合封建礼教的审美标准,缠足和束胸,正是这种控制的典型表现。
束胸习俗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当时的社会崇尚女性柔弱、娇小的身姿,胸部平坦被认为是女性端庄、保守的象征。
甚至有说法认为,女性的“胸”字与“凶”同音,具有不祥之意,因此平胸可以避凶趋吉,基于这种观念,女性自幼就要用长布条束紧胸部,阻止发育。
束胸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迎合男性的审美,更是为了压抑女性的性别特征,符合封建礼教对女性的规训。
在具体操作上,女性通常要用特制的布条或衣物将胸部紧紧束缚,直至胸部看上去完全平坦,明清时期,束胸成为了社会风气,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必须穿戴严实,不能露出任何胸部的曲线。
长期束胸给女性带来了极大的身体痛苦,严重影响了她们的健康,甚至导致呼吸困难、乳腺疾病等问题,在封建礼教的强制规范下,女性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
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但封建思想的影响并未在一夜之间消失,民国初期,女性的社会地位虽有所提高,但束胸的风气依然盛行,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尚女性和女学生群体中,束胸成为了一种潮流。
许多女性通过穿着紧身的小背心或小马甲来束胸,既是为了符合当时的时尚标准,也是为了迎合社会对女性“端庄、不暴露”的要求。
束胸的社会影响是深远和复杂的,一方面,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身体的严苛要求,女性的身体被认为是需要隐藏的,过度暴露会被视为“不合礼教”。
1918年,上海的一位议员甚至公开批评女性穿着“小背心”不合礼教,称之为“妖服”,这表明,尽管民国初期的女性地位有所提升,但社会对女性身体的偏见依然根深蒂固。
天乳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女性开始反抗束胸这一封建陋习,1927年3月8日,在武汉汉口举行的“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中,名妓金雅玉带领十几名裸身女子高喊“打倒军阀”、“打倒列强”、“中国妇女解放万岁”的口号,震惊了全国。
这场游行不仅是对军阀和列强的抗议,也是对束胸等压迫女性身体的传统习俗的公开反抗,“天乳”一词,意指女性自然生长的乳房,天乳运动的核心主张就是呼吁女性放弃束胸,恢复身体的自然状态。
女性通过参与天乳运动,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抗议,强调身体的自主权和自由,天乳运动不仅是一场身体解放的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的运动,它鼓励女性打破传统束缚,追求独立和自由。
天乳运动的高潮出现在1927年7月,当时的广东省政府通过了一项法令,严禁女子束胸,并规定全省女性必须在三个月内停止束胸,违者将被罚款五十大洋。
这一罚款数额在当时相当于普通工人两个月的工资,足见政府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对于未满20岁的女性,若继续束胸,家长也会受到处罚。
这一禁令的出台,标志着政府对天乳运动的支持和推动,广东省政府不仅通过罚款手段强制推行禁令,还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来提高公众对天乳运动的认识,政府的介入,使得天乳运动从一场自发的社会运动,逐渐演变为一场由官方推动的社会改革。
随着天乳运动的推进,社会上对女性身体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许多时尚女性,如当时的电影明星阮玲玉,率先放弃束胸,穿戴西式胸罩,成为新女性的代表,这一时期,天乳运动与妇女解放运动紧密结合,女性不仅要求身体的自由,还呼吁废除缠足、争取自由恋爱,反对包办婚姻。
天乳运动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尽管天乳运动的初衷是解放女性身体,但在实施过程中,部分宣传将天乳运动与“强国保种”的政治目标挂钩,强调女性健康的身体对国家未来的重要性。
这种将女性身体工具化的倾向,忽略了女性身体自主权的真正价值,引发了部分思想家的批评,性学专家张竞生就曾指出,束胸不仅是对女性身体的压迫,更是对她们独立性和自由的限制。
著名学者胡适也在演讲中提到,女性健康的乳房对哺育健康的下一代至关重要,他称这一主张为“大奶奶主义”,强调女性身体的自然状态。
尽管如此,天乳运动的积极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随着运动的推进,社会风气逐渐转变,女性开始摆脱束胸的束缚,敢于展示自己的身体。
1930年,民国官员朱桂莘之女洪筠在北戴河游泳时,身着西式泳装,大胆展示身体,被视为天乳运动取得成功的象征。
天乳运动不仅是对束胸陋习的反抗,也是中国妇女解放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思想家和革命者们一直在倡导男女平等,反对缠足和束胸等封建陋习。
天乳运动的成功,标志着女性身体自主权的觉醒,也为后来的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虽然天乳运动的推行过程中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并且在某些方面仍存在将女性身体物化的倾向,但它确实引发了社会对女性身体自主权的关注。
通过这场运动,女性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不应再被封建礼教和社会偏见所束缚,新中国成立后,女性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妇女能顶半边天”成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天乳运动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不仅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更是对女性身体和性别平等的探索。
信息来源:88年前留德博士大力推广天乳运动 改变“束胸”恶习
广州日报2019-05-24 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