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貔貅品鉴网

初学者泡茶技巧大揭秘:4个铁律助你轻松泡出好茶

发表时间: 2023-05-21 14:46

初学者泡茶技巧大揭秘:4个铁律助你轻松泡出好茶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泡茶品茶,不应该复杂化。

昨天看到一个直播间,现场教白毫银针的注水方式。

乍一听理论,让人不知其所以然。

“提着烧水壶,高冲注水,按顺时针方向往下注入,先切6点钟方向,随后是9点、12点,依次往下。”

讲真,看到这么复杂的泡茶玩法,估计会劝退不少初学者。

太麻烦,太复杂,太繁琐。

最最最关键是,哪怕依葫芦画瓢,将上述泡茶动作完整照搬下来,对茶汤⁣风味提升依旧没有任何帮助。

因为,泡茶注水的重点,在于快速及时将干茶润湿,促进茶味释放。

除此外,这些花里胡哨的泡茶方法,没有任何实际用途。

新手刚入门,如果你在泡茶时,也曾有过无所适从的迷茫感。

不妨跟着这4点万能泡茶方法,化繁为简,泡好一杯茶

《2》

一、纯净水适合冲泡所有茶

泡好茶,要用好水。

水质越是纯粹,越能真实反馈出好茶本身的滋味。

现代生活里,泡茶喝,推荐大家优先选择纯净水。

经常在家烧水泡茶的话,定期订水很方便。

一键下单,送水上门,十分省事。

日常喝茶,不管是什么茶,都适合用纯净水直接泡。

相比下,山泉水的名气虽高,但取水实在太麻烦。

要有足够闲暇,经常抽出空闲,爬山背水。

单纯依靠人力,单程取一趟山泉水,效率太低。

虽然在不少老茶客心中,潺潺流动的山泉属于活水,水质清洁,含氧量高。

但等到长途跋涉,取水回家,后期再将水烧沸泡茶,山泉水中的氧气早就跑得差不多了。

这时,活水的优势并不突出。

另外也有茶客纠结,订水的时候,纯净水与矿泉水有什么区别?

是不是矿泉水泡茶会稍微好一些?因为水中含有微量矿物质成分,好歹对人体有好处?

实际情况是,不同取水源的矿泉水,矿物质含量有高有低,水质软硬程度有别。

个别含矿物质较高的矿泉水,譬如某云,即便看起来很高端,但在泡茶时却不适合。

会导致茶汤泡出来颜色偏暗,增加茶味涩感,并不好喝。

回归泡茶本质,选好水,目的是泡出更出彩的茶汤滋味。

至于补充矿物质一说,没有太大必要。

只要确保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完全足够供应人体日常所需。

《3》

二、沸水更能泡出香醇茶味。

平时经常能听到圈内关于泡茶水温的纠结。

有些茶客对“不同茶适用不同水温冲泡”的观点,深信不疑。

80℃冲泡细嫩绿茶,85℃泡红茶更好,冲泡白茶的水温介于90-100℃,泡武夷岩茶又要另外再算水温……

且不说,这些关于泡茶水温限制的条条框框,太过繁琐。

实际在家泡茶时,如果茶桌旁没有准备一把变频控温的自动烧水壶,压根没法精准定位到80℃到85℃水温的细微差距。

从实用效果看,也压根没有必要。

因为泡茶喝,不存在好茶会被烫坏的说法,直接沸水泡茶即可。

市面上常见的茶叶里,除了白茶外,绝大多数茶叶都经历了快速高温杀青。

注意了,给茶叶杀青的温度可不低,比起沸水的温度要高。

意味着茶叶内部无法承受高温的物质,最终保留量极少,微乎其微,大可忽略不计。

除此外,不管是什么茶,最后都少不了烘干这个步骤。

只有经过烘干,将含水量控制达标,才能达到出厂要求,后期经得起一定期限的存放。

加温烘干过后制成的干茶,茶味物质已经锁定在其中,后期泡茶时,凭借高温沸水,更能有效激发出完整茶味。

水温不足,浸泡出来的茶汤,喝入口不仅茶香偏淡,连汤感也不够醇。

喝茶感受类似喝“温吞水”,尝不到又香又滑的美妙质感。

相比下,沸水泡茶,对茶香、茶味物质的激发更高效。

快速冲入沸水的瞬间,高沸点的茶香立马扬起,当水温下降之后,中低沸点的茶香物质也能陆续显现。

同时,深藏在茶叶内部的茶味,也能得到充分解锁。

浸出更丰沛饱满的茶味,换来一杯醇厚、细滑、浆感突出的美妙好茶!

《4》

三、注水要又快又均匀。

初学者在泡茶时,不建议盲目参考网上稀奇古怪的注水方式。

比如,高冲旋注。

比⁠如,顺时针、逆时针注水。

又比如,定点低斟。

因为泡茶注水这件事,目的性很强。

总原则是,将干茶快速浸湿打湿,促进茶味释放。

盖碗泡茶时,只求均匀快速注水。

提着烧水壶,将壶嘴靠近盖碗上方。

快速浇注沸水,让蓬松的干茶快速浸润,泡出完整茶味。

从日常经验看,为了避免部分干茶因为没有沾上水,浮起在表面,不参与茶味释放。

最有效的注水方法,就是在干茶上打圈注水。

不过注水的时候,要⁧掌握一点——适量。

玻璃杯泡茶,整杯茶注水七、八分满足矣。

盖碗泡茶,注水不要超过最佳水位线。

以合盖之后,碗口边缘没有溢出一圈沸水为准。

不然,注水过量,不仅会导致茶味被稀释泡淡。

同时,满满当当的一大碗滚烫热茶,倒茶出汤时让人无从下手。

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异常烫手!

《5》

四、快速分离茶水才是王道

盖碗泡茶时,要尽量快点倒出茶汤,分离茶水。

及时分离茶水,有不少好处。

能避免茶味物质进一步消耗,影响耐泡次数。

同时,确保茶味浓淡适宜,茶汤滋味不会过浓。

如果用闷泡的方法,一开始就直接“一闷了之”。

闷了20秒、30秒,甚至更长时间,才倒出茶汤。

在此期间,茶味源源不断浸出。

原本可供泡出五、六道茶汤的滋味物质,全部浓缩在一泡浓茶里面。

尝汤入口,浓苦无比,当然不好喝。

正确的方法是,不管是用盖碗泡什么茶,前几冲都要尽量快出水。

左手注水,右手拿着‌盖子。

当注水动作一停止,立马合上盖子,倾倒茶汤。

快速倒出大量茶汤后,进一步追加检查,确保碗底的茶水也能沥干。

泡好茶,不宜闷着喝。

盲目闷泡,不仅会造成茶味浪费。

而且,喝太多闷浓的茶汤,对健康没有益处。

从鉴茶角度看,内质充足,家底厚实的优质好茶,哪怕短短几秒的浸泡时间,足够泡出饱满茶味。

有的茶,如果在快出水冲泡下,茶味淡寡如水。

只有闷泡,才能泡出少量茶味。

说明这样的茶,先天品质严重不足,远非正常好茶。

《6》​

有一次在外面喝茶,聊到沸水冲泡。

现场有朋友举了个例子,哪怕只用芽头做成的绿茶,用沸‍水泡也是没问题的。

玻璃杯泡的话,沸水一冲,茶香立马能出来。

但泡好的一杯茶,及时喝完,滋味最好。

用盖碗冲泡,用刚烧开的滚烫沸水也没有任何问题,但一定要快点出汤。

类似爆炒绿叶蔬菜那样,高温猛火快炒,不会影响蔬菜叶子本身的清脆口感。

但加水一闷,整道菜的卖相与口感⁣就全变了。

泡茶喝,也是一样的道理。

用好水,用沸水,快出水。

三管齐下,将上述泡茶细节一一做到位。

假设最终泡出来的茶汤,味道还是不好喝。

这会儿,可以得出最终结论。

即,这泡茶是品质存在缺陷。⁩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遇到一泡问题茶,哪怕是再厉害的泡茶高手,也无力回天。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