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貔貅品鉴网

农民工如何制造假名画并成功销往全球

发表时间: 2024-08-06 16:40

农民工如何制造假名画并成功销往全球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编辑|是否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句话无疑是对梵高的一生最好的诠释。

梵高的画作在他去世后卖出了“天价”,可他的人生却穷困潦倒至极。

因为梵高创作了千余幅画,但生前仅仅卖出了一幅。

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在深圳盛产“赝品”油画的大芬村中,竟出了一个“中国梵高”。

“中国梵高”事业有成,带着亲戚们一起脱贫

赵小勇是一个初中都没毕业的农民工,却在八零九零这个年代的洪流中脱颖而出,被誉为“中国梵高”。

他以模仿梵高的油画为生,从业二十七年一共模仿过十万幅梵高的画作。

赵小勇的画作通过富商转卖到世界各地。

意外抓住商机后,他几乎每个月都能收获几十万的定金。

而高额定金的背后,也意味着订单数量多。

双拳难敌四手,为了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他把自己的家人都拉过来帮忙了,每个人负责一道工序。

这样每天的产量不仅比平时多出一半,还能提前完成订单。

顾客看到能够以假乱真的画作,交货时间又很快,便把赵小勇推给了自己的朋友们。

之后他就拥有了源源不断的订单。

赵小勇看着这条路很挣钱,便让亲戚朋友们也都加入。

这样不仅能够带着他们脱贫,还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力资源问题,再也不用担心按时交付的问题。

刚开始亲戚们还有些质疑,直到赵小勇让他们看到自己手里的订单,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在赵小勇的带领下,他和亲戚们都过上了好日子,也成功在深圳站稳了脚跟。

虽然这个过程很累每天的时间都很紧迫,基本上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都是在画画,但是亲戚们没有丝毫的抱怨。

他们还很庆幸当初没有拒绝赵小勇,不然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脱贫了呢。

后来他们的事迹被拍成了纪录片,名字就叫《中国梵高》。

并且这部片子还在2016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中首映。

“模仿”画工转为真正的“画家”

赵小勇在模仿梵高画作的这条路上走了27年,他的心中一直埋着一颗种子,就是想去看看梵高的真迹。

没多久店里来了一位顾客给赵小勇提供了一个机会。

顾客表示赵小勇的画很棒,不仅仅是因为他在20分钟内就能画完一幅画,重要的是画还能以假乱真。

于是顾客就邀请他去阿姆斯特丹,除了领略当地的人物风情,最重要的是去亲眼看看梵高的真迹。

并且承包了他去阿姆斯特丹的全部费用,还免费给他当导游。

一番话彻底把赵小勇心中的种子给激发出来了,他想去看看梵高的真迹,感受一下他所在地方的风土人情。

顾客给了赵小勇三天考虑时间,表示会在酒店等他的答复。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赵小勇刚把这件事告诉妻子,就被对方狠狠地拒绝了。

只因妻子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金钱。

赵小勇没有达到心愿,心里别提多郁闷了。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赵小勇当天晚上做的梦里就有梵高。

这场梦更坚定了赵小勇去阿姆斯特丹的决心,第二天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对妻子说了好久。

妻子也不想赵小勇抱有遗憾便答应了他。

后来他成功地跟随顾客前往了阿姆斯特丹,可当他看到顾客只是开纪念品店的,多少有些失落。

毕竟赵小勇一直以为自己的作品是在画廊展出的。

可让他更加失落的事情还在后边。

这天赵小勇来到了梵高美术馆,站在《向日葵》等作品的真迹面前,他沉默了。

离开时又被美术馆工作人员的一个问题直击心灵久久不能回神。

“画梵高20多年很厉害的,那你有什么自己的作品吗?”

接连的打击让赵小勇陷入了迷茫,他不停地反问自己,真的读懂过梵高吗?

他引以为傲的模仿技术,竟然根本无法与真迹相比,这一刻的赵小勇失去了前进的目标。

失落的他告别朋友踏上回国的路途。

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跟朋友们聚餐喝酒,想要一解心中愁苦。

一夜醉酒后,赵小勇突然就想明白了。

“只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走就是成功的一大步。”

之后赵小勇就开始画自己的原创作品,自己工作的地方,从小生活的家乡等等。

慢慢地他在宁波开了一间画廊,潜移默化中完成了转型。

当然也有很多画工被赵小勇激励开始转型,画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或许曾经的赵小勇根本不敢想自己会如此成功吧。

模仿初心只为养家糊口

赵小勇出生在湖南的一个落后的小村落里,因为太穷他初一都没上完妈妈就让他退学了。

这件事一直都是赵小勇心中的遗憾,可现实的残酷是无法避免的,他也不怪妈妈。

为了撑起家里辍学后的赵小勇就去深圳打工了。

当时他选择了工资比较高的陶瓷厂,每个月有1200块的收入。

这个工资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已经很不错了,因为附近很多工厂的薪资还不到1000块呢。

就这样赵小勇在厂里呆了几年,后来听说大芬村那边的画师画画很赚钱,就想去试一试。

也就是这一去彻底改变了赵小勇的命运。

他在大芬村里考察,发现一幅画能卖二三百不止,这比他在厂里上班更赚钱,于是他就留在了大芬村。

赵小勇找到师傅后,每天都是埋头苦练,刚开始没有住的地方,只能与师兄弟们挤在画室。

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在认真练习,半年后他成功出师了。

当赵小勇以为自己能够赚钱时,却发现自己一幅画都没有卖出去。

后来他看到这里梵高的画卖得最好,于是就买回来了梵高的画集,还用仅剩的几百块租了一个房子。

之后就在屋里苦苦研究梵高画作的细节、颜色等等,渐渐的他就成为了梵高的忠实粉丝。

每天都在临摹梵高的作品中度过的,赵小勇在时间的锤炼中已经把画作模仿得很像了。

当他再次开始卖画时,却依旧是无人问津,接二连三地打击并没有迫使赵小勇退却。

他一直坚持卖画,终于在某天下午迎来了他的贵客。

一位商人看中了赵小勇的画,就买了两幅,商人回去后与伙伴们分享了一下这两幅画,他们都觉得赵小勇的画很不错。

于是这位商人特意再次找到赵小勇,希望他能够一月内画出36幅画。

赵小勇愣了一下就赶紧答应了下来,这也是他从事油画行业以来第一笔大订单,一个月赚了几千块钱。

之后,赵小勇的名声就传开了,很多人都慕名而来买他的模仿品。

而赵小勇的成功绝非是偶然,除了他本身肯吃苦不放弃的精神,还有一点就是他的天赋。

赵小勇数十年如一日地模仿梵高,只为了养家糊口。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赵小勇被梵高的画作束缚,不可能成为艺术家。

他没有理会那些质疑的声音,只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如今事业有成的他终于有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否定、指责一个人,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一个无法“定义”的东西。

就像梵高活着的时候,他的画不值钱,可当他去世多年,这些画竟然成了经典艺术。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1】《湖南农民工,用10万张“假画”,成了中国梵高》

【2】《8000农民画工集体造假30年,山寨1亿幅世界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