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03 17:42
历史,是一座藏有无尽宝藏的神秘殿堂。在此,我衷心祝福每一位读者,宛如勇敢的探险家进入古老的陵墓,能在这纷繁复杂的历史回廊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智慧宝石,每一步探索都充满惊喜,每一次领悟都闪耀如晨曦。
1943年的山东,硝烟弥漫,炮火连天,在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一场遭遇战结束后,一个八路军战士躺在血泊里,一动不动,这可不是演习,是玩真的!子弹从他肩头呼啸而过,留下一道狰狞的伤口,你猜怎么着?这哥们儿命大,居然没死!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接下来的事儿,跟说书先生讲的似的,充满了戏剧性,两个伪军晃晃悠悠地搜查战场,瞧见了他,搁一般情况,那不得赶紧补一枪,送他去见阎王?可这两位倒好,弯下腰,嘀咕了一句:“兄弟,别动啊,咱一会儿就撤!”这剧情,搁现在,妥妥的谍战大片!这位“打不死的小强”到底是谁?他咋就入了伪军的法眼?今儿个,咱就来扒一扒这段尘封的历史,看看这背后藏着啥猫腻
这位老兄,名叫秦光,湖北黄安人,他可不是啥大户人家的少爷,打小就跟着爹在地里刨食,穷得叮当响,7岁那年,就开始给地主家放牛,肚子饿了,就啃两口野果子,这日子,搁现在谁受得了?可秦光这小子,硬是挺过来了,1927年,黄安闹起了农民运动,那场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跟过年似的,10岁的秦光算是开了眼界,亲眼瞧见农民兄弟们打土豪、分田地,那叫一个扬眉吐气!这经历,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革命的种子
1930年,红军来了!13岁的秦光一听,立马就坐不住了,跟家里人说啥都要去参军,红军干部一看,这小子瘦得跟麻杆似的,能扛枪吗?可秦光这小子,倔得跟头牛似的,死活要留下,他说:“俺年纪是小,可俺能干活,不怕苦,不怕死,就想跟着红军打土豪、分田地!”这股子劲儿,把红军干部都给震住了,得,留下吧!
刚开始,部队考虑到秦光年纪小,就让他在后勤帮厨,可这小子不乐意,非要上训练场,跟大伙儿一起练,扛枪、瞄准、匍匐前进,啥都学得贼快,你别说,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没多久,就把基本功练得扎扎实实,他还学会了认字,读报纸,了解了啥叫革命,啥叫解放,这部队,就跟个大熔炉似的,把秦光这块璞玉,给打磨得锃亮!
同年夏天,红军转移,跟国民党军队撞上了,枪林弹雨中,13岁的秦光第一次上了战场,这小子胆儿真肥,在火线上来回穿梭,运送弹药,愣是没掉链子,这场战斗,算是秦光革命生涯的开端,打那以后,他就像开了挂似的,一路从一个小兵蛋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
1941年,鬼子来势汹汹,准备对鲁西抗日根据地来个“大扫荡”,秦光所在的部队接到任务,掩护根据地首脑机关转移,1月17号,天刚蒙蒙亮,鬼子的炮弹就劈头盖脸地砸下来了,秦光带着战士们,跟鬼子在苏村一带死磕,这仗打得那叫一个惨烈,鬼子飞机、坦克,啥家伙都用上了,秦光他们就靠着手榴弹,跟鬼子玩命儿
战斗到了白热化阶段,鬼子跟疯狗似的,一波接一波地往上冲,秦光他们且战且退,利用村里的房子、围墙,跟鬼子周旋,到了晚上,131个战士,就剩下几个了,秦光带着剩下的兄弟们突围,结果在个小院里中了埋伏,鬼子先扔了几颗手榴弹,弹片崩了秦光一头一脸,接着,又放毒气弹,好家伙,这玩意儿太损了!秦光和战友们当场就晕过去了
等秦光醒过来,发现自己已经被五花大绑,跟其他战友一起,被押到村外的麦田里,鬼子准备把他们分批处决,轮到秦光这批的时候,他跟战友们一合计,反正横竖都是个死,不如拼了!他们趁着鬼子不注意,发起了反击,秦光在这场突围中,身中两弹,一颗从脖子右边穿进去,左边穿出来,另一颗打中了后背,倒地的一瞬间,他扯着嗓子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气势,真不愧是条汉子!
苏村 阻击战,131个战士,最后就活下来8个,这仗打得惨烈,但也给根据地首脑机关争取了宝贵的转移时间,秦光命大,捡回了一条命,可这场战斗,也成了他军旅生涯中最惨烈的一战,他在这里,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啥叫生死一线
经过一年多的休养,秦光终于又能扛枪上战场了,1943年初,他被派到张柳召村,协助当地游击队开展工作,2月底的一天,秦光带着十几个游击队员在村外布置防线,这村子四面开阔,鬼子经常来这儿晃悠,这不,一大早,村里就传来消息,说是有200多个鬼子和伪军正往这边摸过来
为了避免跟敌人硬碰硬,秦光就让大家分散隐蔽,可就在撤退的时候,一支50多人的日伪军小队突然从旁边杀了出来,双方在村口的杨树林里撞上了,立马就干起来了,游击队人少,就打一枪换个地方,跟鬼子玩起了捉迷藏,可主力日军一到,形势立马就变了,游击队被打散了,秦光和三个战士被困在一个废弃的碾坊里
碾坊里,枪声噼里啪啦像炒豆子似的,秦光一个不留神,又中弹了!这回子弹打中了他的右肩,疼得他龇牙咧嘴,好在他命硬,没伤到要害,可这血流得跟小溪似的,他也动弹不得了,其他三个战士也挂了彩,只能躲在附近的麦田里
下午,鬼子和伪军开始搜查战场,两个伪军发现了躺在地上的秦光,按理说,这可是立功的好机会,可这两个伪军却没吭声,其中一个用家乡话小声说:“别动,装死,我们一会儿就撤!”另一个也装作没看见,扯着嗓子喊:“这边没有!”嘿,这俩伪军,其实是咱自己人!他们是被迫给鬼子干活的当地农民,一直暗中帮着抗日力量,晚上,他们还偷偷摸摸地给秦光送了水和馒头,你说巧不巧?
后来,秦光在老乡的帮助下,联系上了其他游击队员,成功脱险,这次死里逃生,让秦光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在敌占区,也有不少人在暗中支持抗日,他一直惦记着这两个救了他的伪军,一个叫王德寿,一个叫李守仁,解放后,秦光四处打听他们的消息,终于找到了李守仁,可惜王德寿已经在1944年的一次战斗中牺牲了
从放牛娃到红军战士,从苏村阻击战到张柳召村的死里逃生,秦光的人生,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他经历了战争的残酷,也见证了人性的光辉,那些在敌占区默默奉献的地下工作者,他们或许没有留下姓名,但他们的功绩,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试想,如果没有这些无名英雄的付出,抗战的胜利,还能来得这么顺利吗?
1943年八路军中弹倒地,汉奸见他没死悄声说:别动,我们一会就撤-[小西体育日记]
史海钩沉,本文旨在传扬积极向上之人生态度,绝无不良引导,若有侵权之嫌,望速与吾等联系以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