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08 21:25
根据我的发现和研究,最早烧灼龟甲占卜始于红山文化,只不过红山文化烧灼的是玉龟甲等玉器,商周时期烧灼的是真龟甲和牛骨等,这在我相关文章有探讨。为什么裴李岗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凌家滩文化、商代、西周等文化和朝代都使用龟甲占卜呢?这是因为古人认为龟有灵性,利用龟的灵性占卜可以预测未知。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占卜使用真龟甲还是玉龟甲,有烧灼还是无烧灼。
红山文化占卜为什么要烧灼玉器呢?因为红山人认为玉能够通神,所以占卜、祭祀、陪葬都要用玉器,既然占卜只用玉器,烧灼的占卜器物当然只能是玉器。红山文化烧灼玉器占卜和商周时期烧灼甲骨占卜原理一样,巫师通过察看占卜器物经过烧灼产生的细碎炸裂纹,视之为兆文,据此判断是吉兆还是凶兆。历史事实是,商周时期烧灼龟甲、兽骨占卜术,就是承袭红山文化烧灼玉龟甲等玉器占卜术。红山人举行燎祭也用火烧玉器,只不过烧的方式不同,占卜对玉器是局部灼烧,燎祭对玉器是整体焚烧。
我以前发现红山文化占卜烧灼的玉器较少,观察也不仔细,认为烧灼只有两种方式,即点状烧灼和条状烧灼。我后来又发现几件红山文化带有特殊烧灼痕迹的玉器,目前已发现12件,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
随着这类玉器发现增多,以及我更仔细观察分析,我认为红山文化占卜烧灼玉器有五种方式。
一、点状烧灼。图片玉龟甲正面、背面和兽面纹玉佩正面遍布点状伤痕,这些密集的点状伤痕,即为点状烧灼痕迹,因为太多不做标示。
二、条状烧灼。图片这件玉琮右上裂纹,即为条状烧灼痕迹。
图片这件兽面纹玉佩背面如图红圈所示,二条条状烧灼痕迹斜向相交,形成了“卜”字。
甲骨文“卜字”有多种写法,如图红圈这个“卜”字。上图兽面纹玉佩烧灼痕迹与甲骨文“卜”字很像,这或许是无意烧灼成的“卜”字。
如果把这件兽面纹玉佩颠倒过来看,就是甲骨文后来演变定型成现在“卜”字。
三、环状烧灼。图片这件玉龟甲正面和背面烧灼痕迹相连,形成环状烧灼,如图红圈所示。
图片这件玉璧(旧称玉瑗)如图所示,也是两面烧灼痕迹相连,只是由于玉璧中间有孔,使之看起来环状烧灼不明显。
环状烧灼痕迹如果细分的话,可以分为两种,即直线环状烧灼和弯曲环状烧灼,而弯曲环状烧灼根据其弯曲形状也可称之为蛇行环状烧灼。
四、U形烧灼。图片这3件玉管上部都有U形烧灼痕迹,如图红圈所示,其中2件玉管下部为环状烧灼痕迹。由此可见红山人占卜时,对3件玉管上部采用U形烧灼方式,其中2件玉管下部还采用环状烧灼方式。
五、V形烧灼。图片这件玉龟甲红圈部位为V形烧灼痕迹。
图片这件兽面纹玉佩红圈部位也是V形烧灼痕迹,这件玉佩上面还分布着很多点状烧灼痕迹,由此可见红山人占卜时,对这件玉佩采用V形和点状两种烧灼方式。
实际上在一件占卜玉器上面往往有多种烧灼痕迹,图片这件玉龟甲红圈部位为环状烧灼,黄圈部位为点状烧灼,绿圈部位为条状烧灼,蓝圈部位为V形烧灼,这件玉龟甲集四种烧灼方式为一身。其它占卜玉器也有一器存在多种烧灼痕迹,不一一标示。
这些被烧灼玉器除了留有烧灼痕迹外,有的还留有烧焦颜色。如图这件玉龟甲正面和背面,我用黑色标示烧焦黑色,用黄色标示烧焦黄色。
将我发现的红山文化占卜玉器分两图附文,图片12件玉器都带有特殊烧灼痕迹。从局部露出的玉质看,玉料来自遥远的东西伯利亚,它们全部是珍贵的贝加尔湖白玉,这表明红山人对于占卜高度重视、极其虔诚、非常迷信。贝加尔湖玉是前红山文化主要用玉,是红山人祖居地玉料,被红山人认为是真玉,即使后来发现河磨玉,贝加尔湖玉仍然贯穿红山文化用玉始终。
我很早就曾看见一些带有特殊烧灼痕迹的玉器,由于这类玉器伤痕累累,品相太差,没有留意,更没有拍照或收集。根据红山文化占卜玉器存世很多,推断红山人当年占卜频繁,正因为频繁占卜,红山文化创造出占卜的“卜”,如图这件残玉璧红圈部位所示,这个“卜”字是反复刻画而成,红山文化创造的“卜”字被甲骨文吸收并沿用至今。
如图这5件玉器应该是一个坑的,参考凌家滩玉龟和玉版出土情况,红山文化占卜时2件玉龟甲中间也应该夹着其它玉器,形成组合使用关系。显然兽面纹玉佩、玉环、玉琮这3件玉器是用于与玉龟甲在占卜时组合使用,兽面纹玉佩等3件玉器表明占卜事项也可称之为占卜诉求,2件玉龟甲显示占卜等级,全部玉器兆文揭示占卜结果,我在相关文章有探讨,本文不赘述。
这2套3件一组的玉管各自也应该是同一坑的。
也有单件发现带有特殊烧灼痕迹的玉器,比如图片这件玉琮,我推测也是三件一坑出土,在传世过程中失群。
那么这一发现引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红山文化为什么一次占卜要用3件玉器呢?红山文化与凌家滩文化一北一南,红山文化中晚期与凌家滩文化大致处于同一时期。根据考古,凌家滩大墓用3件石钺为一组铺满墓底,凌家滩玉人也是3件一组出土,共出土二组。这是不是意味着“三”这个数字在上古时期有着特殊意义,“三”可以生发万物呢?
老子《道德经》阐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老子的哲学观和宇宙生成论。凌家滩文化出土玉版和我发现红山文化传世同款玉版,表明早在上古时期,古人就对宇宙进行研究并形成宇宙观。老子的哲学观点和宇宙生成论,是不是来自于上古的启示和传承呢?
我养龟而且养3个,恰巧符合上古时期吉祥数。
根据学术界研究,商代占卜要预先对甲骨进行整治,诸如烘烤、钻凿等。因为龟甲和兽骨都含有水分和油脂,烘烤会让甲骨干燥,有利于甲骨制作。但是红山文化是用玉器占卜,肯定不会预先对玉器进行烘烤,因为没有必要。那么钻凿呢?先分析有没有钻。仔细观察那些点状烧灼痕迹,有的确实残存钻痕,根据钻痕中间有圆点凸起,判断这是管钻的钻痕。如图玉龟、兽面纹玉佩、玉管上面点状烧灼内里的管钻痕,我把比较明显的标在红圈内。
再分析有没有凿。玉很硬又很脆,在玉器上面硬凿肯定不行,这会把玉器凿裂,甚至凿碎。红山玉器小件为了佩戴,大件为了便于携带,一般都有钻孔,因此红山文化有钻机毋庸置疑。红山文化钻机可以垂直使用,也可以倾斜使用,图片这件红山玉枭背面的牛鼻穿孔,就是钻机倾斜使用钻出的孔。
既然钻机可以倾斜使用,当然放平使用也没有问题,红山人可以拿钻机当砣机使用,用来碾压地子、制作阴刻线和打凹,关于这一点我将在另文探讨。图片这件红山文化双联璧,红圈部位隐约可见螺旋纹,这就是将钻机放平碾压地子,后期打磨不彻底留下的痕迹。
红山玉器许多阴刻线和瓦沟纹也是用钻机放平碾压出来的,打磨不精细的也会留有粗螺旋纹。图片这件玉枭翅膀与身子相接部位,如图红圈所示,清晰可见粗螺旋纹。
再分析有没有凿。前面讨论在 玉器上面硬凿肯定不行,但是红山人可以采取其它方法在玉器表面开出用于烧灼的槽,推测红山人将钻机垂直平移或者放平碾压,完全可以在玉器上面开出槽,占卜时顺着槽进行烧灼。只不过由于占卜在玉器开槽,一般槽都开得浅,烧灼深,再加之后来腐蚀重,很难观察到开槽痕迹。图片这件玉管的槽开得很深,槽内加工痕迹有卡顿,可能是钻机平移开槽痕迹,这是由于红山文化时期钻机稳定性差,压力不足,磨削能力弱,钻机移动时容易发生卡顿,因此出现加工卡顿痕迹,如图红圈所示。
根据这12件红山文化占卜玉器,以及我曾经见过的其它红山文化占卜玉器,它们除了有特殊烧灼痕迹外,还都呈现整体鸡骨白,显然它们都经过整体焚烧,表明红山文化占卜之后还进行燎祭。红山文化遗存大量的燎祭玉器,这些燎祭玉器与先占卜后燎祭玉器不同之处在于,有没有特殊烧灼痕迹,诸如点状烧灼、条状烧灼、环状烧灼、U形烧灼、V形烧灼痕迹。如图这件鸡骨白玉猪龙,它的表面遍布炸裂纹,它就只是燎祭产物。
前面附图的那件带“卜”字的残玉璧,也经历过燎祭,并且还是毁器祭“砸、烧、埋”产物,它被砸断、焚烧、掩埋。如果当年一件燎祭玉器焚烧很重,后来腐蚀也很重,玉器表面会发生大面积脱落,局部没有脱落处仍然呈现鸡骨白,如图这件玉斧。它9.5厘米长,这么大个头玉斧不适合佩戴竟然有孔,它和前面那12件用于占卜烧灼玉器的玉质一样,也是用上好的贝加尔湖白玉制成,这件大玉斧是红山人献给神灵或祖先的珍贵祭品。
已发现红山文化烧灼的玉器有玉龟甲、兽面纹玉佩、玉琮、玉璧、玉管共五种,烧灼方式有点状、条状、环状、U形、V形共五种。红山人占卜为什么要烧灼这么多种类玉器和采用这么多种烧灼方式呢?我认为这是由占卜事项决定的,不同的占卜事项需要使用不同的玉器,采用不同的烧灼方式,我在相关文章有粗略探讨。历史真相如何,很难弄清楚。
关于红山文化占卜烧灼玉器方式,我目前只发现五种。我会继续留意这类带有特殊烧灼痕迹的玉器,如果有新发现再做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