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貔貅品鉴网

宗教信徒人数‘多与少’背后的宗教管理挑战与机遇

发表时间: 2024-10-19 07:31

宗教信徒人数‘多与少’背后的宗教管理挑战与机遇



目前,在我国对于信教人数的多与少的认识,仍然是困扰我们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的一对突出矛盾。而且,由于我们原来对宗教根深蒂固的认识,也由于宗教问题本身的特殊复杂性,这一矛盾显得更深刻、更敏感。


一般而言,宗教界人士总是认为信徒越多越好,热衷于采取各种方式发展教徒,喜欢“广种多收”。如有些基督教组织或场所就把发展信徒多少作为衡量教会事工是否兴旺的标志。那么,即使站在宗教本身角度看,真的是信徒人数越多越好吗?其实未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宗教竞相发展信徒,其中不少人素质低、对教义教规缺乏正确认识,甚至有些人怀着不良的动机入教,或者散布歪理邪说,或者打着宗教名义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损害了宗教形象,影响了宗教的⁣健康发展。对此,我国宗教界许多有识之士深感忧虑。对于宗教界来说,“多与少”的问题实质上关键在于质与量的问题,质与量相比,质比量更为重要。固然宗教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定的“量”为基础,但如果这种“量”不具备应有的“质”,则“量”越大对宗教事业的危害就越烈。相信这是广大宗教界人士的共识。

从党和政府的角度,过去受“左”的错误认识影响,曾认为信教的人越少越好,甚至希望宗教尽早消亡。现在,我们虽然一般不再简单以信教人数多少评判宗教工作的好坏,但仍然在一些党政干部的潜意识里存在多与少的顾虑和忌惧,在统计宗教信仰者人数时往往人为地压缩数字。对于党和政府来说,多与少的问题实际上是正常与非正常的问题。宗教是一种客观存在,信教群众也是党的执政基础,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群众有信仰宗教的需求,党和政府就应该尊重和保护,这是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我们评判宗教工作不能以信教人数多少作为标准,而是要看信教人数的增长是不是正常,宗教活动是不是有序,宗教关系​是否؜和睦,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是否爱国守法,宗教是不是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等。

如果我们还以传统的观念单纯以信教人数多少来评判宗教工作,就会陷入难以自拔的怪圈,必然会扭曲我们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模糊我们的工作方向和工作目标,这样不但无助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而且还会损害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