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9-28 08:25
常去寺庙的朋友就知道,寺庙中广受佛教徒崇敬的四大菩萨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
文殊的大智,普贤的大行,观世音的大悲,地藏的大愿是最值得称道的。
而文殊菩萨则是四大菩萨之首。
五台山文殊菩萨殿
文殊,来自梵文音译,意为“妙德”“妙吉祥”,全称“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
文殊菩萨象征着智慧。
文殊菩萨的形象常被描绘为身紫金色,顶结五髻,表示五种佛智具足。
手持金刚宝剑、如意和青莲花,象征用智慧斩断烦恼。
莲花上放《般若经》,则代表般若之智一尘不染。
文殊师利
文殊菩萨的坐骑是最具辨识度的青狮,狮子代表智慧之高洁威猛,摧伏烦恼魔障。
因此,有意思的是,佛经中常将佛陀说法比喻为“狮子吼”。
释迦如来佛
文殊菩萨是佛教的第一个菩萨,文殊菩萨的真身是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菩萨属于菩萨的极地,是等觉位菩萨。
什么叫等觉位?
在佛教中,等觉位指的是接近于佛陀的 智慧和觉悟,但尚未完全证得无上菩提的菩萨。
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三者尊为“华严三圣”。
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
根据记载,虽然文殊菩萨并没有直接教授释迦牟尼佛法,但文殊菩萨的智慧和教义对释迦牟尼的修行和最终成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殊师利菩萨经常以问答者的身份请佛陀讲法,或者代替佛陀讲法,引导其他菩萨求法。
文殊师利
根据佛教经典记载,文殊菩萨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前就已经存在。
文殊菩萨的身世来历众说纷纭。
在久远劫中,有一位古佛日月灯明如来出家前曾经是个国王,其八个儿子都拜文殊菩萨为师,七个儿子相继成佛。
其中,最后一个成佛的是法意,即燃灯古佛。
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被尊称为“七佛之师”,即过去七佛的导师和化身,是燃灯古佛的师父。
燃灯古佛
燃灯古佛曾经是释迦如来佛的老师,而文殊居八代之首,如此推算,文殊师利菩萨当为释迦牟尼佛的师祖,九代之祖。
只因文殊菩萨助释迦牟尼教化众生,而暂时现菩萨身,地位在佛之下。
五台山是文殊师利菩萨的道场
文殊师利菩萨道场的五台山,普贤菩萨道场的峨眉山,观世音菩萨道场的普陀山,地藏菩萨道场的九华山,这四座山称为中国四大名山。
由此,可看出四大菩萨在我国佛教徒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五台山因是文殊师利道场,为四大名山之首。
五台山大白塔
文殊菩萨道场在五台山的说法,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当中有记载,书中说东北方有菩萨,名文殊师利。
五台山显通寺
五台山作为佛家道场是非常古老的,中国的汉明帝时期,当时印度两大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把佛教带入中国,他们首先在洛阳建了中国第一座寺庙———白马寺。
后来,两大高僧又来到五台山传播佛教,由此,五台山成为中国古老的佛教圣地。
五台山金佛
因为文殊菩萨是在佛教中的地位和影响,五台山被佛教徒公认为文殊菩萨圣地,尤其在唐朝,李渊起兵太原而得天下,便将五台山视为龙兴之地。
五台山建筑雄伟
历代帝王都曾多次朝拜五台山,极力推崇之下,使五台山在四大佛教名山中独占鳌头,地位特殊。
至唐开元年间,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文殊信仰盛极一时,形成文殊道场。
五台山罗睺寺
五台山的寺院规模得到极大扩张,至明万历年间,有寺院三百余座。
而且,五台山佛寺建筑最为雄伟密集,佛像的雕塑也最为精美。
五台山黛顶东台到北台
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处拥有汉地佛教与藏地佛教的道场。
西藏有名的喇嘛曾在五台山修行,有的去世之后安葬在五台山,所以五台山道场也受到西藏地区、蒙古、青海、黑龙江等地区的游牧民族尊崇。
五台山大螺顶
五台山的国际声望也很高。
在尼泊尔有一个古老传说:加德满都(尼泊尔首都)山谷地区,原是一个大湖,文殊师利由中国五台山去到那里,劈开了一座山岭,将湖水排去,让随他同去的人们在那安居,这才建立了尼泊尔国。
所以,尼泊尔人民对文殊师利和五台山有亲切的感情。
千百年来,印度、尼泊尔、日本、韩国、斯里兰卡等地的佛教徒到五台山的朝圣者不计其数,甚至有佛教徒一辈子留在五台山,礼佛修行。
五台山是古老的佛教圣地